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与替莫唑胺一线治疗晚期肢端黑色素瘤患者,CAP 03 2期非随机临床试验
发表形式:《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IF(2022):28.4]
通讯作者:郭军,斯璐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CAP-03研究凭借其创新性和喜人疗效,成功入选2022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口头报告环节并于2023年在JAMA Oncology全文发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替莫唑胺的三联方案也成功纳入2023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获一线治疗晚期肢端恶性黑色素瘤Ⅱ级推荐。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是目前最棘手的肿瘤之一。但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与斯璐教授团队开展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与替莫唑胺一线治疗晚期肢端黑色素瘤临床试验(CAP-03研究)全文发表于JAMA Oncology,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与替莫唑胺的“三药”联合方案为晚期肢端黑色素瘤患者一线治疗带来新选择。
CAP-03研究是一项单臂、单中心、2期非随机临床试验,旨在评价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注射用替莫唑胺一线治疗晚期肢端黑色素瘤(A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CAP-03研究纳入的主要人群为不可切除Ⅲ期或转移性的初治AM患者;BRAF V600野生型;至少具有一个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1.1(RECIST 1.1)规定的可测量病灶。
本研究共纳入50例受试者,其中48例可评估疗效。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6.7%:完全缓解(CR)1人,部分缓解(PR)31人。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1.7%。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6个月PFS率为84.8%,12个月PFS率为65.1%,中位PFS期为18.4个月。12个月OS率91.6%,中位OS期未达到。中位至肿瘤缓解时间为2.7个月,中位持续缓解时间(DOR)17.5个月,有11人(22.9%)在第一次影像学评估时达到了PR。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9.2个月,在研究期间,5例患者的病灶变为可切除,因此他们停止治疗并接受手术;术后发现有1例患者达到病理缓解(pCR)。这5例患者中有4例(包括1例术前CR)仍无疾病进展,1例术后10个月疾病复发。鉴于这一研究结果,目前正开展关于该三药联合策略的新辅助治疗研究。
整体来讲,研究结果非常令人鼓舞,是免疫联合治疗在肢端黑色素瘤中PFS最长的研究方案。目前,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注射用替莫唑胺的三联方案也成功纳入2023版《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获一线治疗晚期AM Ⅱ级推荐。
黑色素瘤是引领性肿瘤(leading-tumor),指导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方向。如PD-1单抗、LAG3单抗到伊匹木单抗均从治疗黑色素瘤开始,然后逐渐应用到其他类别的肿瘤。在新的免疫治疗来临之时,大量免疫治疗方法正在进行当中,未来即将进行的如mRNA疫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工程化T细胞受体修饰的T细胞(TCR-T)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类药物已逐渐步入临床研究阶段。
在黑色素瘤领域,对于亚洲人常见的AM亚型,既往中国临床尝试了多种治疗模式。创新性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与替莫唑胺三药联合方案取得亮眼结果,ORR从PD-1单抗单药治疗的14%提高至近70%,可谓是黑色素瘤一线治疗有效性的极大跨越、革命性变化,部分解决了亚洲常见AM亚型治疗的问题,为亚洲做出了中国贡献。这也是该研究能入选ASCO口头报告并被权威期刊认可的原因所在。未来,期待这一Ⅲ期临床研究成果能够纳入全球黑色素瘤领域的治疗方案之中,作为一级推荐改写国际指南,以满足国际社会对AM治疗方案的迫切需求。希望通过我们中国人做出的贡献,能够改写肢端黑色素瘤的国际指南。
通过这些创新性研究,相信未来黑色素瘤的治疗定会日新月异,进一步提高晚期和早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愈率。同时也相信,在这一大潮当中,中国的研究者定会为中国特有黑色素瘤亚型——AM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M)提出更多的中国方案,为改善中国特殊类型的黑色素瘤的治疗结果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且改写AM和MM两个肿瘤亚型的治疗指南,更为全球的AM和MM患者做出中国的特殊贡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主任
泌尿肿瘤内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国际黑色素瘤协会(MWS)副主席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黑色素瘤与皮肤肿瘤分会主席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前列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FDA国家药品注册评审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抗肿瘤用药专业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副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黑色素瘤诊疗指南》执笔人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管理指南》执笔人
《CSCO黑色素瘤诊治指南》执笔人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黑色素瘤)》执笔人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脑转移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肉瘤专委会常委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委会肿瘤多学科学组副组长
长期从事肿瘤内科、特别是黑色素瘤和肉瘤,骨、脑转移瘤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J Clin Oncol, JAMA Oncol, Clin Can Res, JAAD, BJD等论文40余篇,在ASCO、ESMO-Aisa、欧洲皮肤肿瘤年会等国际会议5次做口头报告。参编著作5部。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癌症中心研究论文特等奖1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