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哪些药物易导致药物性鼻炎?如何治疗?

2020-12-0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呼吸
什么是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RM)又称化学性鼻炎,是长期、过量或滥用鼻部减充血剂而导致的鼻黏膜非变应性炎性反应[1],常发生于伴有鼻塞症状的鼻炎患者。

也有说法表明药物性鼻炎是因鼻腔用药不当或全身用药引起的鼻炎,又称“反跳性鼻炎”“中毒性鼻炎”,属于慢性鼻炎的单独疾病实体[3]。

鼻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的机制尚不确定,通常认为鼻减充血剂通过鼻黏膜上的 α 受体收缩鼻黏膜,当这种收缩血管作用消失后会出现血管反跳性扩张和水肿。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来缓解鼻塞症状时,鼻黏膜和鼻甲水肿会出现持续加重,原来的鼻塞症状也会相应加重,因而促使患者增加用药的剂量和次数,造成恶性循环[4]。对于使用减充血剂后出现RM的时间,文献报道的结果也有很大差异,至3 d,长至8周以上[13]。

药物性鼻炎主要特征为在长期使用鼻减充血剂的基础上出现鼻塞症状,不包含流涕、喷嚏等。体征为鼻黏膜红肿、增厚、失去弹性、对减充血剂不再敏感。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包括鼻黏膜纤毛缺失、鳞状上皮化生、上皮水肿、上皮细胞裸露、杯状细胞增生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2]。

哪些药物易导致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通常发生于青中年人群,无性别差异。引发药物性鼻炎的特征之一就是长期、过量或滥用一些药物,这些药物作用机体的部位可分为局部或全身,近年来有增多趋势。


引发药物性鼻炎作用局部的药物主要为一些鼻减充血剂,一般分为三类:


(1)环胺类:麻黄素、伪麻黄素、去氧肾上腺素。

(2)胺类:氟拉明、明等;

(3)咪唑类:羟甲唑啉、萘甲唑啉(鼻眼净)。


前两类是交感胺,可产生迅速的缩血管作用,咪唑类是半交感胺,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血管作用,作用于黏膜血管,由于严重持续的收缩,引起血管壁缺氧,产生反跳性血管扩张,而出现持续性塞,分泌物增多等症状[5]。在减充血剂中,常见的如萘甲唑啉即“鼻眼净”、麻黄碱等[8]。

不仅局部用药的鼻减充血剂引发药物性鼻炎,服用利血平等降血压药、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物、部分女性避孕药也可引起药物性鼻炎[6]。也有临床观察分析长期口服一些药物,如长期阿普唑仑,阿司匹林,布洛芬[3,7]等,也能引起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如何治疗?

1、停药处理

药物性鼻炎治疗首要方法是立即停用局部鼻减充血剂或长期导致病因口服药。但是对于突然停用减充血剂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肿胀、充血,建议使用用色甘酸钠、镇静安眠药、盐水喷用糖皮质激素等缓解此症状[9]。如果单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无效,可联合应用鼻用抗组胺药[10]。对于高血压的患者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导致的药物性鼻炎则很难恢复,应该早期换药[11]。其他长期服用导致药物性鼻炎的药物,已经确诊应及时停药并更换药物。

2、药物治疗

如果停用药物,药物性鼻炎症状依然未见缓解,应采取药物积极治疗。

(1)可采用口服泼尼松片,15mg, 3次/d, 连服 5d,可逐渐减轻鼻部充血。通常均能解决药物性鼻炎的问题。

(2)口服抗组胺药和/或下鼻甲激素注射,口服三磷酸腺苷和肥大细胞稳定剂。这种治疗要求维持 3~6 个月。在未应用药物治疗性鼻炎的时候,不提倡手术减轻鼻塞,如下鼻甲切除术,因为可能引起鼻黏膜永久性损伤[11]。

(3)有临床研究得出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能有效治疗药物性鼻炎[12]。

(4)一些中草药及中成药治疗药物性鼻炎也有不错的效果。

(5)其他非药物治疗,如手术治疗、微波热凝等疗法在此就不赘述。

同其他一般导致鼻塞症状的常见疾病相比,药物性鼻炎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疾病的预防同时也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所以,作为医务工作者要积极宣传引起鼻塞的常见疾病的可治愈性;鼻用减充血剂的作用机理和药物性鼻炎的危害性;提醒基层医务工作者及非专科医生随意向患者推荐长期使用用减充血剂。

参考文献

[1]GrafP. Rhinitis medicamentosa: a review of causes and treatment[J]. Treat Respir Med, 2005, 4(1): 21-29.

[2]王雨农.药物性鼻炎研究进展.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11) : 872-875. DOI: 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7.11.019

[3]张长征. 药物性鼻炎治疗体会. 中国社区医师,2014,34:134-134.

[4] ELWANY S,ABDEL-SALAAM S. Treatment of rhinitis medicamentosa with fluticasone propionate—an experimental study [ 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01,258 (3): 116-119.

[5] 卜国铉,鼻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94-295.

[6] RAMEY J T, BAILEN E, LOCKEY R F. Rhinitis medicamentosa[ J].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06, 16 (3):148-155.

[7] 张玉秋,邢玉琪. 布洛芬缓释胶囊诱发过敏性鼻炎 1 例.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26,28.

[8] 文晶莹.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药物性鼻炎 22 例.医药导报,2015,34(3):341-343.

[9] ] Doshi J. Rhinitis medicamentosa: what an otolaryngologist needs to know [J].Eur Arch Otorhinoalryngol,2009,266:623-625.

[10] Lockey RF. Rhinitis medicamentosa and the stuffy nose [J].J Allergy Clinlmmunol,2006,118: 1017-1018.

[11] 柴艳荣. 药物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再认识. 医学信息,2013,26(11):382-382.

[12] TAS A, YAGIZ R, YALCIN O, et al. Use of mometasone furoate aqueous nasal spray in the treatment of rhinitis Medicamentosa: an experimental study[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 132(4):608-612.

[13] WatanabeH, FooTH, DjazaeriB, et al. Oxymetazoline nasal spray three times daily for four weeks in normal subjects is not associated with rebound congestion or tachyphylaxis[J]. Rhinology, 2003, 41(3): 167-174.





来源:药事网

作者: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 刘金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