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宋立强教授:重视ARDS早期康复,提升ARDS救治率|第八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

2024-11-09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沪上金秋,风清气爽。2024年11月1日至3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主办的第八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美丽的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提高基层呼吸慢病诊治能力,促进呼吸慢病全程管理水平”,会议汇聚了国内外众多呼吸病学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大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是呼吸健康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研究的学术盛宴。期待通过此次盛会,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实践,为呼吸病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大会期间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呼吸采访了空军医科大学西京医院宋立强教授。

video


一、您的报告题为《ARDS早期康复的抗炎效应》,能否首先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个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ARDS的临床救治进入平台期,主要表现为脱机率低和死亡率高。尽管细胞因子为主的炎症风暴是被公认的主要发病机制,然而到目前为止,针对性的抗炎药物总体上未能改变ARDS的临床现状,研发的道路仍然漫长。


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是基本的临床理念。早期肺康复就是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非药物治疗方案之一。2013年,ATS和ERS首次推荐将早期肺康复应用于ARDS患者。大量研究证实,针对ARDS患者的早期肺康复在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拔管和脱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缩短监护室入住时间、改善生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在新冠引起的ARDS患者也证实了早期肺康复的疗效。同时早期肺康复在重症患者的科学实施具备安全性。值得说明的是,肺康复在降低高死亡率方面的获益还需要探索。近年的机制研究发现,早期肺康复能降低ARDS患者和动物的肺脏毛细血管渗漏、外周血和肺泡炎症水平。


然而,我国重症及呼吸危重症领域尚处于建设和发展期,针对ARDS早期肺康复的临床实施度很低,值得监护室从业人员关注和推广。



二、您认为在ARDS早期康复的研究领域有哪些值得探索的新方向或热点?目前有哪些新的治疗策略或技术在研发中?

针对目前国内ARDS早期肺康复刚刚起步、开展不普遍和研究不深入的现状,在临床应用领域,首先的关注点是——探讨怎样将国外的先进理念、做法与国内监护室接轨,制定中国现有医疗体制下的早期肺康复方案。其次,探索哪一类病因相关ARDS更适合什么样的早期肺康复,从而实现降低死亡率的终极目标。


通常ARDS患者病情较重,不能主动选择训练类型,或者因为体位受限及机械通气,不能进行常规的运动训练,康复团队需要根据ARDS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训练计划。原则是个体化、动态化、早期性、持续性。简单归纳为准确评估制定方案两步。准确评估包括病情评估和训练能力评估。前者注重适应证和禁忌证,后者评价呼吸肌肌力、肌肉耐力与肌张力、胸廓维度、关节活动度,以及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营养状态和运动能力。制定方案包括体位治疗、运动治疗和呼吸治疗。体位治疗包括逐步增加抵抗重力姿势体位,垫枕头、抬床头,直至端坐、直立;运动治疗包括关节活动、转移训练、步态练习和行走;呼吸治疗包括气道廓清、吸气肌训练、肺复张。


在基础研究领域,加强ARDS早期肺康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的介质或靶点将有助于药物治疗学借鉴和进步。



三、在实际临床中,实施ARDS早期康复干预面临哪些挑战?您认为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以提高治疗效果?

ARDS早期肺康复的效果良好,安全度高,意义重大,亟需实施。主要挑战是国内呼吸重症监护室需要建立理念、形成常规、团队执行。团队包括主诊医生作为顾问,因为其了解病情,可以进行总体指导;康复治疗师作为组长,制定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康复方案;协助人员包括呼吸治疗师、护士以及家属。


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三个方面:① 广大监护室从业人员还缺乏早期康复意识;② 缺乏从事重症相关的康复专业人才,从而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国特色康复方案;③ 国内监护室普遍处于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状态,导致从事重症康复工作的人手不足。


感谢宋立强教授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元璐报道
审核 李妍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