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精准诊治,携手共赢——中国临床肿瘤学崭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2020-12-24作者:cmt佳玲资讯
原创


北京——2020年9月19日,第二十三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会议是全国在经历艰苦卓绝抗疫斗争的历史大考验后,中国临床肿瘤学界,也是CSCO首次最大规模的会议,国内450余位演讲嘉宾和论文汇报,百余家团体会员单位和30余家新闻媒体,亲临现场或共聚云端,共同见证这一学术盛典。


CSCO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主持9月19日的大会新闻发布会。大会主席、CSCO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共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赫捷院士重点介绍了本次年会的创新形式与亮点。徐瑞华教授樊嘉院士、梁军教授程颖教授分别就科技创新在医疗发展中的作用、肝癌领域的免疫治疗、人工智能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作用以及肺癌治疗和研究在中国的现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jpg





全体大会提纲挈领


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主持本届年会的开幕式。CSCO大会荣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管忠震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廖美琳教授发来祝贺视频。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基金会理事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CSCO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CSCO副理事长、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副理事长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副理事长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CSCO候任理事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副理事长、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和理事会、基金会其他领导和专家共同出席大会开幕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现场连线对大会的成功举办送上了云上祝贺。

3.jpg



赫捷理事长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CSCO二十三年的发展历史,向所有为此贡献青春、挥洒热血的历任CSCO理事会领导以及全体理事、会员,表达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赫捷理事长从党建工作、会员发展、学术活动等多角度全面介绍了本届CSCO理事会的工作,展望未来CSCO发展方向。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席卷世界的新冠疫情使得学术交流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幸运的是,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变挑战为机遇,中国临床肿瘤学的学术发展进程并未因疫情困难而停下脚步。展望未来,新课题、新技术天地广阔,新困难、新难题亟待攻坚,新挑战、新机遇将铸就新篇章。CSCO作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肿瘤专业学术组织之一,定作医学科学最前沿的弄潮儿,引领肿瘤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赫捷院士代表理事会向所有参会专家和代表参加本次学术盛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4.jpg




大会报告彰显使命初心


樊嘉院士马军教授联合主持了大会报告。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做题为“抗击新冠疫情与健康中国发展”的主题报告。2020年年度成就获得者秦叔逵教授做题为“肝癌药物治疗进展之中国贡献”的主题报告,系统回顾中国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国际肝癌药物治疗进展中国贡献。


大会从1211篇投稿论文中,遴选出3项代表性研究,作为本次大会优秀论文报告。




创新形式打造高效会议


疫情防控需要,本届年会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创新模式,在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武汉分设五个会场,按不同肿瘤专业领域进行学术交流,为肿瘤医生同道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为期8天的会议,也成为CSCO年会有史以来最长的学术周。


年会特设的武汉抗疫专场,理事会领导秦叔逵教授李进教授、于金明院士、江泽飞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共商学科建设与疫情之下的患者管理经验体会,抗疫一线的肿瘤医生分享身处疫情中“一手抗疫、一手抗癌”的切身感受。


2020年的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专场更加丰富,其中以“共建技术标准,加速推进抗肿瘤新药研发与上市”为主题的CDE专场,为研发科学家、临床医生和监管部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了解各方需求,提高新药研发科学性和实用性。


患者教育专场,紧扣“创新驱动,重塑患教”主题,聚焦新时代下肿瘤患者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全面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新思路。




学术会场展示多维视角


2020年CSCO年会的主题是“精准诊治,携手共赢”。


随着CSCO在国际肿瘤学界影响力的提升,除外参加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交流外,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选择将研究成果在CSCO年会进行首次汇报,也使得更多前沿热点内容在CSCO平台得以交流,为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发展拓宽道路的同时,也为CSCO成为国际化学会夯实基础。


肿瘤基因检测,热点话题不断,在本届年会设立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前沿与精准解读专场,专家将以最新研究进行展示与讲解。在“常见肿瘤多基因检测临床意义分享”专场,专家通过分享成功案例,以期为临床医生带来更多启示。两个专场内容设置呼应了“精准诊治”的主题。


8.jpg


“携手共赢”,体现了CSCO近年来倡导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设置多学科专场,邀请多领域专家,以多学科诊疗为主题,共同探讨交流学术观点和研究策略,为我国抗肿瘤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结 语


2020年9月,中国临床肿瘤学研究者和国际肿瘤学家,地同庆,共聚云端,CSCO年会双线并行,如火如荼,共同为后疫情时代的学术交流活动献上第一泓甘泉!

75783e717d7aed3a5a00603974c08f2.jpg

编辑  中国医学论坛报  郝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