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这些血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医学笔记

2021-05-0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非原创

感染性疾病的确诊需要通过各类感染标本的培养及检查,从而得到病原学依据。血液属于无菌体液,是最有临床意义的病原检测标本之一。当发生血流感染时,细菌可经血液播散并繁殖。在确保无污染的条件下,通过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培养,能够分离出致病菌,从而明确血流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因此,目前血培养被公认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此外,阳性血培养产物分离培养可得到纯菌落,对纯菌落进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这对于挽救重症感染患者的生命非常重要。同时血培养还有助于采取正确的感染控制措施、监测敏感事件如生物恐怖等。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血培养标本采集程序进行规范操作,以提高血培养阳性检出率、减少污染率。血培养结果会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采集时机

血培养采集时间应在患者寒战和发热前1小时或抗菌药物使用之前;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在下一次用药前进行采集;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热前1小时入血,此时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采集部位

应从静脉采血,动脉穿刺危险性较大,不建议从动脉采血;因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装置污染可能性较大,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装置取血,除非怀疑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消毒程序

为避免皮肤寄生菌或环境引起的污染,应使用消毒剂(碘酊或碘伏)对皮肤进行严格仔细的消毒处理,用70%乙醇或碘溶液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

 采血量 

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20~30ml,注入每瓶血培养瓶不少于5ml血;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每瓶1~2ml,儿童为每瓶3~5ml;采血量太多可能导致血培养仪假阳性结果,而采血量太少则会降低阳性检出率。

采血套数

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瓶,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单瓶血培养不仅阳性检出率低,而且难以区分污染导致的假阳性;推荐临床开展血培养“双侧双瓶”,即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检验一万个为什么:病原检验分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