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教育部: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2021-04-04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其他资讯非原创

近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儿童睡眠障碍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儿童睡眠学组组长江帆表示,其团队研究显示,对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来说,睡眠剥夺、生物节律紊乱不仅会引起短期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下降等后果,长期来看更可能损害儿童脑功能,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注意力缺陷、行为冲动等情绪行为问题,显著增加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风险,损害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


微信截图_20210309103744.png


江帆还介绍,来自全球的数据显示,大约有25%的青少年儿童患有或者曾经患有睡眠问题,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学业压力与日俱增等,都会成为影响学生睡眠时间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也在会上提到,2020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有关研究机构对10省市开展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监测。结果显示,小学生、初中生平均睡眠时长为分别为9.5小时和8.4小时,不同程度存在睡眠不足问题。


对此,江帆指出,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微信截图_20210402143326.png


江帆建议,广大中小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要充分提高对于睡眠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增进对不同年龄段所需睡眠时间的要求以及健康睡眠习惯的了解,设置符合中小学生生理特点的上课和作息时间,早上不过早要求到校,中午合理安排午休,课后合理控制作业总量,不让过多的学业任务挤占儿童的睡眠时间。


江帆说,《通知》中指出小学生每日睡眠应达10小时,初中生每日睡眠应达9小时,高中生每日睡眠应达8小时,这一要求与国际公认的睡眠推荐时长相符。


同时,江帆指出,从个体层面看每个孩子睡眠需求还是有略微差异,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需求范围在9-12小时,中学生在8-10小时。教师和家长可与孩子加强沟通,一起制订适合学生个体的作息时间计划安排,同时可以从孩子的精神状态、自我感受等方面了解是否睡足睡好,并根据实际对作息时间做出调整。


此外,江帆建议,家长应对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采取适当限制措施,同时也要以身作则,自觉维持良好作息,让儿童明确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养成自主维持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


“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业存在焦虑,以提高学习成绩为名不惜让儿童熬夜完成作业或课外练习,剥夺了儿童的睡眠时间,实际上这反而会损害儿童第二天的执行功能,减少儿童学习兴趣,降低儿童学习效率,如此长期恶性循环,并不利于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对儿童大脑与体格的发育造成了不良影响。”江帆说,研究显示,牺牲睡眠时间用于学习并不能换来学业成绩的提高,反而会造成执行功能等广泛损害,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学业表现。  


江帆向全社会广泛呼吁,要把睡眠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业、游戏、校外培训都应为睡眠让路,为孩子身心健康让路。


来源:澎湃新闻、教育部官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