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性抗原类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糖蛋白,属于白蛋白家族,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故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AFP升高的原因:
(1)肝细胞再生时期,AFP 在血液中呈阳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时会有肝细胞再生,因而AFP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
(2)某些胚胎癌、生殖细胞瘤、某些消化道癌症等,血液中的AFP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3)妊娠妇女的AFP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4)最值得注意的是肝癌,其血液中的AFP可明显增高,并且是持久性的升高。这是由于肝癌的癌细胞能合成或分泌较多的AFP释放入血的缘故。正因为如此,医生们就把检测人体血液中的AFP作为诊断肝癌的重要依据,并把AFP称为“肝癌标志物”。检测AFP是诊断肝癌的一种简便、灵敏、快捷的方法,现认为它在发现早期肝癌方面有独一无二的价值,用AFP诊断肝癌的“专一性”仅次于病理学检查。
那孕期的情况呢?如何解读孕期甲胎蛋白的结果?
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胎儿的肝细胞尚未发育完全,分泌甲胎蛋白的量很大,所以孕妇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都会呈阳性,较高于成人的正常值。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起,孕妇甲胎蛋白就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血中AFP量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但一般低于400μg/L,约在产后3周后渐渐恢复正常水平(图1)。
图1 孕期母体血清AFP变化情况
甲胎蛋白和白蛋白是胎儿血液中最主要的蛋白,胎儿血液中甲胎蛋白浓度最高,羊水次之,母体血清更低(图2)。
图2 孕期母体血清、胎儿血清和羊水中甲胎蛋白变化趋势(为了在同一图表中呈现,三者的浓度单位不一样,各有1000倍的差距)(图片来源:《威廉姆斯产科学》,23版)
平时工作中甲胎蛋白也只是作为唐筛3项/4项中的一项,没有特别关注。仔细看了看,雅培试剂说明书有中期唐筛的甲胎蛋白回归中值,见表1。
表1:孕中期母体血清甲胎蛋白回归中值
唐氏筛查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是产检必做项目之一,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液,对母血清中某些生化指标水平的检测,并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筛选出胎儿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的高风险孕妇,计算生出唐氏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
唐筛其实包括孕早期和孕中期唐筛,一般所说的唐筛是指孕中期「15~20周」唐筛是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 AFP、β-hCG 和μE3 三种血清标志物或加上 Inhibin-A 四种血清标志物的筛查方法。中国常用的是三联筛查。正常孕妇血中的 AFP 会随着胎儿的发育逐渐升高,至妊娠的 30 周达到最高峰,唐氏患儿由于肝脏发育不全,AFP 合成减少,所以母体血液中 AFP 含量低于正常孕妇血液中的含量。
总结:甲胎蛋白是胎儿血液中主要的蛋白之一,孕期母体甲胎蛋白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起,甲胎蛋白就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血中AFP量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但一般低于400 ng/ml,约在产后3周后渐渐恢复正常水平。多胎妊娠者母体甲胎蛋白高于单胎妊娠,另外甲胎蛋白在孕中期还是唐筛的其中一个指标,相对于正常胚胎,怀唐氏儿的母体甲胎蛋白较低。
文章首发自检验视界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