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基本资料
性别:男性
年龄:73岁
主诉:因甲胎蛋白升高5月,发现肝占位1周于2013年11月4日入院
既往史:既往1988年发现乙肝,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家族史:母亲有乙肝,兄弟姐妹共6人均有乙肝。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
HBV-DNA阴性;
肝肾功能正常;
AFP9049ug/L;
胃镜提示充血渗出性胃炎;
肺功能轻度下降,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
2013年11月手术前CT中肝叶占位伴子灶。
诊疗路径:
治疗方案:
根据术前检查情况,进过充分讨论,决定行手术切除治疗,结合术后TACE。
术中见肿瘤位于中肝叶,质硬,大小约8X6cm,瘤体下方1cm处有一约1cm子灶;左外叶镰状韧带旁可见一大小约1cm子灶。
遂行中肝叶肿瘤切除+胆囊切除+左肝子灶切除
术后病理:肝细胞癌,粗梁型,III级。
2013年12月第一次TACE:
AFP1400ug/L。DSA见肝内多发结节状肿瘤染色。超选左右肝动脉注入碘油6ml,吡柔比星20mg,羟基喜树碱20mg,明胶海绵颗粒1/6。
2014年1月第二次TACE:
AFP3148ug/L,DSA见肝内多发肿瘤染色,超选左右肝动脉注入碘油6ml,吡柔比星20mg,羟基喜树碱20mg,明胶海绵颗粒1/6。
TACE术后肿瘤组织VEGF浓度升高,导致疾病进展与复发
TACE治疗后引起肿瘤局部缺氧,导致肿瘤细胞发生适应性变化,包括缺氧反应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缺氧反应受HIF-α调控,诱导VEGF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由于结构与功能缺陷,新生血管进一步加重缺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肿瘤复发/转移。
抗血管生成是索拉非尼的作用机制之一
从作用机制来看,TACE联合索拉非尼:A Good Marriage!
TACE+索拉非尼:1+1>2
TACE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最常用方法之一。TACE可快速降低局部肿瘤负荷,但是可导致VEGF升高,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重缺氧,最终导致肿瘤转移复发;而索拉非尼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TACE联合索拉非尼机制上互补,发挥1+1>2的作用,因此,TACE联合索拉非尼可以说是:a good marriage!
2014年3月第三次TACE:
AFP7811ug/L,DSA见多发肿瘤染色,比前有增大。超选左右肝动脉注入碘油6ml,吡柔比星20mg,羟基喜树碱20mg,明胶海绵颗粒1/6。
因肿瘤多发,并且肿瘤比前有发展,给予口服索拉非尼400mg bid治疗。
口服后出现手足皮肤反应,给予减量口服。
2014年4月行第四次TACE:
AFP131ug/L。HBV-DNA1.65X104,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DSA可见多发结节性肿瘤染色,并且大部分陈旧性碘油沉积。
2015年7月发现右肝两复发结节,大的3cm,小的0.9cm。AFP7.1ug/L
超选左右肝以及右肝动脉注入碘油5ml,吡柔比星20mg,羟基喜树碱15mg,明胶海绵颗粒1/5。
2015年9月,复查CT发现右肝肿瘤仍有明显活性,碘油无沉积。AFP5.8ug/l 。
思考:为什么上次介入没有碘油沉积?
2015年10月再次TACE治疗:
发现肿瘤为膈动脉供血,超选右膈动脉以及肝右动脉注入碘油6ml,明胶海绵1/5瓶。
2015年11月发现右肝肿瘤完全碘油沉积。
2017年8月31日检查右肝膈顶结节,再次行TACE治疗,超右膈动脉以及左右肝动脉注入碘油6ml。
2018年8月:
2018年9月,注入碘油6ml,吡柔比星30mg。
2019年2月,未行特殊治疗,观察。
2019年8月,继续观察。
近年来,TACE联合索拉非尼成为全球研究热点。
关键词: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 or "TACE") AND ("Sorafenib")
全球文献数量:401
中国TACE联合索拉非尼的研究热度不断攀升。
中国八项TACE联合索拉非尼研究设计:
国内八项研究方案设计:
TACE联用索拉非尼的时机:
TACE治疗前:东方肝胆、医科院肿瘤医院数据
TACE治疗后:
3-5天:广州、苏州数据
3-7天:南京数据
1个月内:东方肝胆数据
未说明:云南数据
未说明:上海中山医院、武汉数据
索拉非尼剂量调整方案:
调整至400mg qd:医科院肿瘤医院、广州数据
调整至200mg bid→200mg qd:南京数据
调整至200mg bid或暂时停药:武汉数据
其他研究未作详细说明
*南京数据为回顾性研究,仅纳入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无TACE组。
国内研究证实,TACE联合索拉非尼显著延长OS超过50%
研究入组人群主要为中期HCC患者
国内研究证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HCC临床获益显著。治疗体会:
患者14年开始服用索拉非尼,至今仍在服用,目前整体OS为6年(72个月)
2013年12月第一次TACE,AFP1400ug/L;
2014年01月第二次TACE,AFP3148ug/L;
2014年03月第三次TACE,AFP7811ug/L,口服索拉非尼400mg bid治疗;
2014年04月第四次TACE,AFP131ug/L;
2015年10月再次TACE,AFP5.8ug/l ;
2017年08月再次TACE;
2018年09月注入碘油。
病例总结:
对于该病例有几点需要讨论:
1、TACE联合靶向药物时机?
2、哪些病人适合靶向药物?
3、索拉非尼进展之后,使用瑞戈非尼还是联合pd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