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急性胸痛双向转诊,距离我们真的那么遥远吗?广州白云区拿出了他们的方案!

2019-05-21作者:论坛报心血管资讯
冠心病

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体制改革提出的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的要求,提升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的内涵,进一步落实急性胸痛患者双向转诊流程,白云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南部战区总医院于2019年5月20日14:00-17:00,在南部战区总医院科技文化中心学术厅组织召开南部战区总医院与白云区区属医疗机构急性胸痛患者双向转诊启动活动

1.png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夏海晖处长、白云区卫健局钟智佳副局长、南部战区总医院周学君院长、卫勤部文其武部长、心内科向定成主任、急诊科唐柚青主任、白云区8家基层胸痛中心单位、2家卫生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院长及其胸痛中心核心科室主任出席了启动会仪式。

会议由南部战区总医院卫勤部王蜀燕主任主持,白云区卫健局林泽湖科长首先对白云区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林科长指出:白云区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基本完成,双向转诊已成为现实要求。白云区卫健局在2016年发出了《关于印发急性胸痛患者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以南部战区总医院为依托,覆盖全区的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基本完成,白云区8家二级医院均通过了国家级或者省级的胸痛中心认证,目前区域内的高危胸痛患者抢救成功率已经达到98.5%以上,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通过快速转运或者快速溶栓的合理治疗,使得患者的总缺血时间大大缩短,明显降低了高危胸痛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节省医疗资源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区域协同救治数据统计白云区至少70%左右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就诊于非PCI医院,需转诊到PCI医院行后续的介入或者搭桥治疗,如果患者PCI支架植入术后不双向转诊至基层医院:第一、PCI医院的床位压力比较大;第二、PCI医院的医生无专业的团队对这些患者进行反复的健康教育及定期的随访,导致患者出院后无人随访无人管理的局面,只能被动地等待着患者来随访,大部分病人因PCI医院看病难等问题而出现不戒烟,不好好吃药,不定期随访的情况,因此PCI术后的各类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部分病人猝死,部分病人需再次行介入治疗,增加了国家的医疗负担,也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情感上的痛苦。

而开展双向转诊,发动非PCI医院医生一起对患者进行定期健康教育及随访,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PCI术后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节约医疗费用,也有利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png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向定成教授详细介绍了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向主任强调:双向转诊符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目前我国存在的几种代表性的双向转诊模式均存在只转上不转下、考核指标不合格等弊病。而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初始设计就提出区域内具有冠脉介入治疗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指导整个区域的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胸痛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救治,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可转诊至二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及康复,心功能稳定的患者可在社区服务中心门诊药物治疗及随访。这既是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也完全符合国家的双向转诊制度的精神。

南部战区总医院与白云区卫生健康委在前期胸痛中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中进行了紧密的合作,使全白云区区属医院均已加入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各基层医院通过建立规范诊疗流程、严格的时间节点管理等手段,显著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救治效率,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经降低至3%左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基层医院的急诊医师学会了诊断主动脉夹层和肺动脉栓塞等复杂疑难急性胸痛患者,显著提高了专业救治能力和水平。

在取得上述成效的基础上,白云区卫生健康委将要求全区医院与南部战区总医院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使由基层医院转诊到南部战区总医院、经过紧急救治后病情稳定的患者(病情稳定后24小时内)及时转回首诊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同时带动社区慢病管理的发展,形成完整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实现白云区分级诊疗的总体布局。

向定成教授指出,在建立常态化的双向转诊机制存在四个方面的困难需要解决,一是医保支付的政策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双向转诊的需要;二是基层医院的药品配置也要满足常见心血管疾病救治的需要;三是大众教育要加强,让更多的老百姓接受双向转诊的理念,配合医疗决策;四是人才培训要靠前,如果患者转回基层医院,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就无法保证患者的安全,无法实现真正的双向转诊。为此,南部战区总医院建立了一整套培训机制,包括要求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要根据专业基础情况到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为期1~6个月的免费培训,定期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到基层医院查房,通过微信平台建立常态化的远程会诊机制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等,以确保在基层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与在三家甲等医院得到同质化的医疗照顾。

启动仪式之后,南部战区总医院张金霞、顾晓龙、李锐、傅锐斌、易绍东等5位教授就ACS患者规范化救治处理以及长期康复随访等专题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授课,与会人员就双向转诊实际操作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南部战区总医院与白云区区属医院急性胸痛患者双向转诊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启“先试先行”,通过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或将为全国医疗分级诊疗模式的推广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依据。

3.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