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针对“个体化医学发展”、“提升基层规范化诊疗水平”、“基层个体化药物治疗”以及“学科建设”等相关问题,本报记者对武汉市第三医院副院长吴金虎教授进行了专访,整理内容如下:
武汉第三医院药学部合影
A:现代医学正在经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再到个体化医学的转变:
吴金虎教授指出,经验医学强调根据医生个人经验、直觉或理论推理为主,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其结果导致一些真正有效的疗法因不为公众所了解而长期未被临床采用;一些实践无效甚至有害的疗法因从理论上推断可能有效而长期广泛使用。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重视“证据”,强调大样本量和科学的统计分析,是现在医学的主要模式。然而,循证医学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例如疾病分类及诊断不准确。《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相同种族的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相差10倍以上,最可能的解释为诊断标准、分期原则、普查方法出现了问题。因此,不重视个体的差异,容易导致千人一方、千人一量,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资源浪费。个体化医学是以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等为指导,采用基因检测、药物浓度检测等新技术手段针对每个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诊断、预防、治疗的一种医学模式。个体化医学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能够对症下药,使疗效最大化、损害最小化、资源最优化,以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近年来,个体化诊疗模式在全球不断发展,2015年1月10日,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谈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了一项新的项目——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法国政府宣布投资6.7亿欧元启动基因组和个体化医疗项目,并将其命名为:法国基因组医疗2025 (France Genomic Medicine 2025)。该项目以提高国家医疗诊断和疾病预防能力为整体目标,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2个基因测序平台,2个国家数据中心。
2016年,我国支持精准医学的政策先后出台,2016年3月出台了《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2016年6月,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包含61个项目的“精准医学研究”拟立项项目清单,总共64.1亿元人民币。2017年12月28日,我国启动“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这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首个重大国家计划,也是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绘制中国人精细基因组图谱,来研究疾病健康和基因遗传的关系。据悉,2030年前我国将投入600亿元人民币作为中国版精准医疗计划起点。
总而言之,现代医学正在经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再到个体化医学的转变,其螺旋式上升的发展途径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否定之否定以及认识论的规律,个体化诊疗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
B:武汉市个体化诊疗研究中心的诞生及发展:
2014年4月1日,武汉市首家个体化诊疗研究中心揭牌,宣布正式成立。中心聘请周宏灏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对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并与其团队进行科研合作。2015年,签署了第一份对外合作协议,2016年,检测项目扩展至300项。2017年,成为国家精准医疗集成应用体系示范单位,成立湖北省个体化药物治疗联盟。2018年,年检测例数成功破万,与华大基因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
签约仪式
个体化诊疗理念逐步与临床融合,全院10多个MDT团队加入了临床药师。药师运用基因检测、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参与临床查房会诊,与医师协商制定诊疗方案。目前,检测项目从5项扩展到300多项,检测范围从几个科室涵盖到全院各科室,重点科室为ICU、心内、消化、中医、神内、中医等。已经建立了5个个体化诊疗示范病区。
C:指导、带动、落实基层个体化药物治疗实践工作是未来的工作重点
吴金虎教授指出,基层医疗是关乎基层人民群众健康和疾病诊治的重要环节,基层是疾病防控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主力军,做好基层规范化诊疗能力的全面提升与管理是全面提高我国疾病诊疗水平实现人民健康水平的关键。
当前我国基层存在着用药安全及不规范化用药问题,基层医疗行为不规范,不系统,效率较低。据了解湖北有些偏远地区患者过期了十几年前生产的药物还在吃,有些基层甚至治疗一种疾病只有一种药物,基层合理用药的问题、基层诊疗的规范化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落实基层个体化药物治疗任重而路远。首先,基层专业队伍有待壮大,专业的药学队伍目前在基层是匮乏的,精准医疗需要高、精、尖人才加入,得以将先进的医疗理念、技术水平带入基层,提高基层医疗的整体服务水平。其次,分级诊疗的三级诊疗防护网络需要健全,需要发大医院的带动作用,发挥三级医疗机构的带动作用,使优质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基层,将三级诊疗的防护网做密做强。再其次,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资源、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医疗有待提高。
个体化医学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能够对症下药,使疗效最大化、损害最小化、资源最优化,以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个体化医学的理念更适合于基层。因此,如何改善基层用药安全问题,如何使治疗精准化、将有限的资源应用于有限的医疗费用中,如何建立、健全适合于基层的个体化医学服务体系是未来基层个体医疗的关键,指导、带动、落实基层个体化药物治疗实践工作是未来的工作重点。
D:寄语:新时代,我和我的祖国共前行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文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