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和全程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2型糖尿病患者可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肾脏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多种疾病,常需要合并应用多种药物。因此,应格外关注二甲双胍的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6味药材组成。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可延缓二甲双胍的吸收,增加二甲双胍的生物利用度。
处理措施:
二甲双胍与六味地黄丸应间隔一定时间服用;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特别提醒:
树脂类中药材,如苏合香、血竭、乳香等可减少二甲双胍的吸收。
常用的抗胆碱药物有甲氧氯普胺、溴丙胺太林、山莨菪碱、阿托品等。
二甲双胍的极性大、水溶性强,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
抗胆碱药物可通过延长胃排空时间,增加二甲双胍在胃和小肠的停留时间,使二甲双胍吸收增加。
处理措施:
延长间隔时间,监测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不被肝脏代谢,90%以原型经肾脏排泄。
二甲双胍的肾脏排泄主要依赖于肾脏的转运蛋白,包括“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蛋白(MATE)”和“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2(OCT2)”等。
两性离子药物头孢氨苄是MATE的底物,可竞争性抑制二甲双胍的肾脏排泄,降低二甲双胍的清除率,增加二甲双胍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
处理措施:
监测血糖水平,或更换抗生素。
西咪替丁为选择性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作为“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蛋白(MATE)”抑制剂,能明显抑制二甲双胍的肾脏排泄,可使健康受试者的二甲双胍血药峰浓度增加81%,生物利用度增加50%。
处理措施:
同时服用二甲双胍和西咪替丁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二甲双胍的剂量。
乙胺嘧啶可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疟原虫的叶酸正常代谢,主要用于疟疾的预防,也可用于治疗弓形虫病。
乙胺嘧啶作为“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蛋白(MATE)”抑制剂,可增加二甲双胍的血浆浓度,提高降糖效果,同时增加低血糖风险。
另外,乙胺嘧啶可导致叶酸缺乏,可引起巨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已有研究,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水平下降。
处理措施:
监测血糖水平,监测血象,长期合用还需监测叶酸水平。
乙胺丁醇作为“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蛋白(MATE)”抑制剂,可抑制二甲双胍的肾脏排泄,从而增加低血糖风险。
处理措施:
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调整二甲双胍的剂量。
维拉帕米可降低二甲双胍的肝内摄取,影响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
处理措施:
长期应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与维拉帕米的联用。
二甲双胍与呋塞米合用使二甲双胍的生物利用度增加,但肾清除无变化;呋塞米的峰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均下降,终末半衰期缩短,肾清除无改变。
处理措施:
监测血糖水平。
地高辛、吗啡、普鲁卡因胺、奎尼丁、雷尼替丁、氨苯蝶啶、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等阳离子药物,理论上可能与二甲双胍竞争肾小管转运系统,发生相互作用。
处理措施:
监测血糖水平,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调整二甲双胍或相关药物的剂量。
可引起血糖的药物有噻嗪类药物或其他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吩噻嗪、甲状腺制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苯妥英、烟碱酸、拟交感神经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异烟肼等。
处理措施:
时要密切监测血糖,而在这些药物停用后,要密切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向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引起二甲双胍蓄积和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处理措施:
患者在造影检查前或检查时必须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在检查完成至少48h后且仅在再次检查肾功能无恶化的情况下才可以恢复服用。
来源:药评中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