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不做胃肠镜,做CT能查出胃肠道早癌吗?

2021-10-1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抽血、CT、核磁等手段能发现早期的胃肠道肿瘤吗?


先把结论说出来:胃肠镜发现的早癌治愈率在90%~97%!而对于CT能看到的胃肠道肿瘤,5年存活率低于30%!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门诊故事。



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



那是2017年春天的一天,将近下班,门诊来了一位胃痛患者。


这是一个43岁的中学教师,姓江,人长得端庄秀气,谈吐温文尔雅,一看就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她告诉我,近一个月来胃部隐隐作痛,时好时歹,吃饭也不香,没有食欲,即使勉强吃了点,就感觉胀满不适。自己拿点胃药有时候也管用,就是不能断根。


医生于是给她开了三两项检查:血常规、碳14呼气试验、胃镜。


但是,江老师对胃镜很是抵触,死活不愿意做,理由很简单:


“我不是怕痛,也不是怕花钱,我怕伤胃,那么粗的管子插到我的胃里......再说,我春节前刚做了全套体检,CT、癌筛5项都没问题,我就是有点消化不良而已。”


尽管怎么解释,她还是坚决地拒绝了。无奈,只做了前两项检查。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血红蛋白(HGB):71g/L,C14 DPM值:2610(+++)


属于中度贫血,严重幽门螺杆菌感染。


江老师已经43岁,中度贫血,幽门螺杆菌阳性,又有胃疼、胀满、食欲不振的症状,应该首先怀疑消化道癌!


医生告诉她:“江老师,您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又有消化道症状,重要的是有贫血,必须要先做一次胃镜!”


“不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吗?给开点药吃吃就行了,消化好了,自然就不贫血了。”


“我怀疑您的贫血不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肯定是,我这一段都吃不了多少饭。”


“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无可替代的检查,一定要做!”


“吃完药再说吧...”


虽然苦口婆心劝说了好久,江老师还是拒绝了胃镜检查,最终,不得已,只给开了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加一些理气止痛的中成药。


临走,还特意叮嘱他:“2周后如果这种症状还有,你必须做胃镜检查!”





不知不觉3个多月过去了,一天下午,还是临近下班的时候,江老师又来了。


看她面色似乎更加苍白,甚至有点发青,人也更加消瘦些,精神头也差了许多。


她连说话都明显有些吃力:


“大夫,这药我吃了2周后,有一阵子确实好了不少,几乎没再疼过,还是吃不下饭,还胃胀恶心。


可是,最近这一段大便发黑,又疼得更厉害了,吃药也没用.....这一个月还瘦了6斤!不会真是胃癌吧?”


医生还是安慰道:“应该是溃疡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还是做个胃镜看看吧!”


这次,江老师没再拒绝,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胃镜检查。


检查结果,几乎没有悬念:


术前检查血红蛋白只有25g,重度贫血!

微信图片_20210923165108.jpg


而胃镜结果更是令人唏嘘:胃癌晚期,CT也提示胃壁增厚,多发淋巴结转移,手术根治难度也极大。


江老师后来去了上海某医院治疗,虽然开了刀,还是没能坚持多久,术后半年就不幸去世了......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2年多了,但是,给我们的警示还是很惨痛的,每每想起来还是唏嘘不已。



影像检查、抽血能发现胃肠道早癌吗?



基本不能!


1、先说影像学检查:


人体腹部的脏器可以分成两大类,实质性脏器(肝、脾、肾、胰腺)和空腔脏器(胃肠道)


CT、B超、核磁等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实质性脏器的病变有良好的检出率,但却大多难以用于空腔脏器检查。


特别是早期的消化道肿瘤,病变多局限于最内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必须要借助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的空腔内部观察才能发现病变。


所以,等到CT、核磁发现问题的时候,瘤子已经长得很大了,绝大多数属于中晚期!


还有一个消化道钡餐,这个基本不能用于筛查早癌,目前仅用于诊断一些特殊疾病,比如食管裂失弛缓、胃下垂等。


2、再说抽血检查:


一般胃肠道筛查会建议做粪便潜血、胃功能四项、癌筛五项(肿瘤标志物)、基因筛查等。




A.息肉或肿瘤破溃会引起出血,而粪便潜血检查,就是查胃肠道有没有隐性出血,早期肿瘤,尤其是微小癌,前期不会出血;


B.胃功能检查,主要是查胃泌素、胃蛋白酶原,从而判断是否分泌正常,只是筛查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发现异常,必须立即胃镜复查;


C.肿瘤标志物,只能说有一定的价值,但绝不能作为筛查肿瘤的唯一参考!


因为某些炎症也会引起增高,而有些肿瘤一直到中晚期,还是正常的,所以,高了不必害怕,正常也不是免死金牌!(说白了,价值有限。)


D.基因检测,更适合于有肿瘤患者族史者的初筛。即便如此,也只是给了一个参考,说明患者有可能患癌,并不能说明身体目前是什么样,有没有早癌。




为什么说胃肠镜是金标准呢?



早期胃肠道肿瘤大多是起源于腔内黏膜,就是长在胃肠道里面的最外层。


而我们的胃肠镜,简单说就是一个前端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的管子,医生通过屏幕可以直接观察。


胃镜可以观察:会咽部→食管→胃→十二指肠。


微信图片_20210923165113.jpg

胃镜检查


结肠镜: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回盲部(盲肠、阑尾)→末端回肠(一部分小肠)


微信图片_20210923165116.jpg

肠镜检查


由于是在直视下观察,不是靠模糊的影像、不是靠手摸,所以1~2 mm的病变就能被发现;


现在的胃肠镜大部分都有染色、放大功能,能看到微血管、腺管的微细变化;


也就是说,胃肠镜能够在癌前状态下就能发现,更不用说已经癌变了;


比如微小的息肉、微小的癌灶在高清内镜下一目了然;


微信图片_20210923165119.jpg

这个早癌只有5mm


医生一旦发现了可疑病灶,可以取一点活检,送到病理科在高倍电镜下从细胞层面甚至分子层面去分析,是好是坏,基本就能断定了!


更为可贵的是,比如发现了癌前疾病、息肉、不典型增生,早期癌,都可以在内镜下切除,不开刀、不切胃、肠;费用低廉,痛苦也小,保留原有器官形态,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对早期癌的治愈率在90%~97%;


而对于CT能看到的胃肠道肿瘤,5年存活率低于30%!


小结


1、胃部不适建议做两个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胃镜;肠道有问题,首选肠镜;

2、没有症状也要在40岁前做一次胃肠镜,这时候往往能发现癌前疾病甚至是早癌;

3、肿瘤标志物正常不代表没有事;

4、胃肠镜检查是不可替代的;

5、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要提前进行检查,比如30岁左右;

6、不要寄希望于其他无痛苦的检查项目如CT等;

7、胃肠镜目前也有无痛的选择。


作者:漯河市郾城卫校医院消化内科  杜林松 

文章首发自老杜说健康公众号(杜林松医生个人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