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临床诊断肺静脉闭塞病有三招!

2020-08-24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闭塞病罕见,国内外少有报道,目前国内报道的肺静脉闭塞病多为临床诊断,缺乏基因检测。

阜外医院熊长明、周洲等研究称,肺静脉闭塞病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肺静脉闭塞病患者临床症状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相似,易误诊。

研究者称,肺功能检查、肺部高分辨CT 结合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肺静脉闭塞病的早期确诊率。

本研究发现,肺静脉闭塞病患者胸部高分辨CT 以小叶中心型磨玻璃样改变最为常见。此类肺部影像学特征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或)可遗传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却少见,提示肺部高分辨CT是临床鉴别肺静脉闭塞病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或)可遗传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检查。

本研究还发现,即便是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难以区分肺静脉闭塞病、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或)可遗传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比值(DLCO%)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指标,且DLCO% 鉴别出两者对于诊断肺静脉闭塞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都非常高。

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测值百分比≤38.5%,可预测肺静脉闭塞病的敏感度为96.45%,特异度为100%。

2014 年法国肺动脉高压联合工作组对13个PVOD 家系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均有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激酶4(EIF2AK4)双等位基因突变,自此EIF2AK4 双等位基因被认为可作为肺静脉闭塞病的确诊检测。

本研究中通过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基因检测,结合临床相关检查,进一步印证并及时更正了部分患者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类型的诊断。

研究者建议,对于临床怀疑肺动脉高压,首选经右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为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如果患者临床上有低氧血症,肺功能提示重度肺弥散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以排除严重肺部疾患并寻找肺静脉闭塞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若临床高度怀疑肺静脉闭塞病者,立即行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基因检测以明确有无EIF2AK4 突变,明确肺静脉闭塞病诊断。

研究纳入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217例。结合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217例患者中,确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175例,可遗传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19 例,可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1例,余12例存在EIF2AK4致病突变被确诊为肺静脉闭塞病。

来源:曾绮娴,杨航,刘冰洋,等.肺静脉闭塞病的临床特征分析.中国循环杂志,2019,34:899-903.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9.09.011.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