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感染了乙肝还会叠加另一种病毒性肝炎!你听说过吗?

2022-01-2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乙型肝炎非原创

提到肝炎,人们常说甲肝、乙肝、丙肝...那么有丁肝和戊肝吗?当然有!丁肝,即丁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即戊型病毒性肝炎。今天小编就带你认识这五种病毒性肝炎。

//


为啥肝炎有这么多型?



病毒性肝炎从病原学上可分为5个类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


虽然从名称上看他们好像关系很近,但实际上,这5个型别的肝炎不仅是由不同的病毒所引起的,而且其致病机理、临床经过、流行特点等都各不相同。如果因为名称就以为它们是同源“亲兄弟”,那就大错特错啦!


目前这5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这5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作用,也就是说患了其中任何1型肝炎后,还可能再患其他4型肝炎


对这五个类型都有所了解,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肝炎。


怎么区分呢?



  • 甲型肝炎(HAV)


甲型肝炎(HAV)即甲肝,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型。


传染方式:甲肝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染给周围的密切接触者。传染性极高。


预防措施: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的关键。


临床症状:通常只会引起轻微的不适,甚至很多感染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一般愈后良好,称为自感性疾病。


治疗手段:甲肝病毒通常会在感染者体内自行消失,不会引起长期肝脏损伤。


  • 乙型肝炎(HBV)


乙型肝炎(HBV)即乙肝。是五种肝炎中患病率最高的,在我国流行十分广泛。


传染方式:主要传播途径有三。母婴围生期传播;输血、注射和医疗损伤传播;接触传播(性接触等)。


预防措施: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很早就已纳入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计划免疫种类之中,一般孩子出生后都会接种。


临床症状:很多感染上乙肝病毒的成年人仅仅会出现轻微的症状,且短时间内就会恢复健康。约有10%的患者会转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中一部分还可发展成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许多人感染乙肝后并不发病,称为健康带毒者。如果在婴儿时期染上病毒,则有90%的可能性会终生携带此病毒。


  • 丙型肝炎(HCV)


丙型肝炎(HCV)即丙肝,是经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


传染方式:输血传播、注射传播。如共用一套注射器吸毒、同一套器材文身穿孔、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


预防措施:去正规医院进行抽血、输血;使用干净的、消毒后的器材;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等。


临床症状:约25%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会经历急性感染期,然后病毒便会被身体清除干净。此型肝炎转为慢性肝炎的比例远高于乙肝,达35%~52.4%,而且还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 丁型肝炎(HDV)


丁型肝炎(HDV)简称丁肝。它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只能在人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基础上发生感染


传染方式:和乙肝类似。母婴围生期传播;输血、注射和医疗损伤传播;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也能防止丁肝感染。


临床症状:丁肝的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


1、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的联合感染,是指原来没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同时感染了乙肝和丁肝病毒。症状类似急性乙肝。


2、丁肝与乙肝病毒重叠传染,是指慢性乙肝患者又感染上了丁肝病毒。症状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重症肝炎。


  • 戊型肝炎(HEV)


戊型肝炎(HEV)简称戊肝,是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


传染方式:类似甲肝。但戊肝的发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比女性多。孕妇发病较重且病死率高。


预防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采取综合性防御措施。


临床症状:一般起病急,约50%以上的患者有发热,80%以上的患者为黄疸型,黄疸多在1周内消失,一般不发展成慢性肝炎。



只要预防的好,哪一种都不可怕。因为这五型肝炎都并不致命,且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轻微症状,能够自愈。


甲型和戊型肝炎一般表现为急性肝炎,不形成慢性肝炎。其预防主要是防止病从口入。乙、丙、丁三型肝炎既有急性也有慢性,常年均有发生,没有季节性。只有乙型和丙型肝炎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和丁肝。


相较而言,重症率相对高的丙肝更加危险,但丙肝的传播方式很有局限性,只要把握住输血这一关,患丙肝的概率极低,不必太过担忧。从传播上看,患病率极高的乙肝更值得我们留心,但一来已有疫苗,二来患病后重症率低,也无须“谈乙色变”,更不要盲目歧视乙肝携带者。


来源:检验医学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