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全方位解析:慢性肾脏病(CKD)持续进展的机制

2020-12-04作者:Medical Editor-G资讯
其他

一些CKD患者多年来维持稳定的eGFR水平,即所谓的“稳定CKD”,甚至改善eGFR,即所谓的“逆转CKD”;相反,其他的一些CKD患者eGFR逐渐降低,即所谓的“进展性CKD”,而事实上CKD逆转并不常见,大多数CKD患者会发生CKD持续进展1。CKD缓慢进展可引起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晚期称之为尿毒症(终末期肾病ESRD)2


1

CKD进展的标志物


目前,常使用一些替代标志物(表1)来代替真实CKD进展终点ESRD,其中,最常用的CKD进展替代标志物是蛋白尿、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GFR)1


表1 进展性CKD的替代标志物

图1.jpg

KIM-1,肾损伤分子-1KIM-1;NGAL,中性粒细胞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AproA-IV,载脂蛋白A-IV;suPAR,可溶性尿激酶受体;eGFR,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


2

CKD进展三阶段1

CKD进展可观察到三个阶段:①发生病因特异性的损伤和对该损伤的急性反应;②错误的修复导致纤维化和功能障碍,在这一阶段,虽然纤维化是一种病理破坏事件,但本质上是一个控制损伤的自我修复过程;③残余肾单位相对稳定的逐渐丧失,每个肾单位或一簇肾单位发生多次新损伤(图1)。因此,CKD发病的原因与导致疾病进展的原因不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原发疾病相似而CKD进展的速度却有所不同。


图1 CKD进展的三个阶段

图2.jpg


3

全方位探讨CKD持续进展的机制


3.1引起CKD进展的可逆因素2

CKD进展因素包括:病因、GFR水平、白蛋白尿水平、年龄、性别、种族、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吸烟、肥胖、心血管病史、正在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其中,引起CKD进展的可逆因素如表2。


表2 CKD进展的可逆因素

图3.jpg


3.2 CKD进展的共同机制2

CKD的发病机制因各种原发疾病不同而存在差异,但CKD进展存在共同机制(图2)。


图2 CKD进展的共同机制

微信图片_20201204095931.png


1
肾小血流动力学改变

多种病因引起肾单位减少,健存肾单位代偿性肥大,单个肾单位GFR增加,形成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导致进一步损伤。

2
尿蛋白加重肾脏损伤,通过以下机制
①引起肾小上皮细胞溶酶体破裂;②肾小管细胞合成和释放上皮源性有化学趋化作用的脂质,引起炎细胞浸润,释放细胞因子;③与远端肾小管产生的Tamm-Horsfall蛋白相互反应阻塞肾小管;④尿液中补体成分增加,肾小管产氨增多,活化补体;⑤尿中转铁蛋白释放铁离子,产生游离OH-;刺激肾小管内皮分泌内皮素,产生致纤维化因子。
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Ⅱ)升高,上调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刺激内皮细胞纤溶酶抑制因子释放,从而促进组织纤维化。

4
血压升高

增加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力,引起肾血管病变,导致肾缺血性损伤。

5
脂质代谢紊乱

产生氧化脂蛋白,刺激炎性和致纤维化因子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6
肾小管间质损伤

①肾小管萎缩产生“无小管”肾小球;②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床减少,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升高;③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生长因子加重肾组织炎症和纤维化;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转分化,分泌细胞外基质而促进肾组织纤维化;⑤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排泄障碍,导致球-管失衡。

7
饮食中蛋白质负荷

①加重肾小球高滤过状态;②增加蛋白排泄而加重尿蛋白的损伤作用。


3.3 肾小管间质缺氧、炎症和氧化应激形成CKD进展的恶性循环3

首先,肾小球损伤导致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血流减少,并导致肾小管间质缺氧。低氧和蛋白尿可引起肾小管损伤,诱发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生成,并促进炎症细胞浸润至肾小管间质。受损的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也会促进炎症细胞浸润。然后,缺氧、炎症和氧化应激促进成纤维细胞、肾促红细胞生成素细胞或周细胞向细胞外基质(ECM)生成的成纤维细胞转化。此外,损伤的肾小管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也发挥了作用。而纤维化将进一步损害局部氧合作用。(图3)


图3 肾小管间质缺氧、炎症和氧化应激CKD进展中的作用

图5.jpg


3.4 新视角: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CKD进展的机制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CKD进展,临床表现为生理性肾衰老加速3,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定结果显示,尿调素(UMOD)、非肌球蛋白重链型2亚型A、甲基四氢叶酸合成酶等基因的变异与CKD肾功能下降有关1。而环境因素则既可能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绿色阴影),也可能会加速肾功能损伤(红色阴影)(图4)3


图4 环境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图6.jpg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 八年制内科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 Zhong J, et al.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17 Mar 1;312(3):F375-F384.

3. Perez-Gomez MV, et al. Clin Kidney J. 2018 Aug;11(4):491-495.


(审批编号:CN-44507;有效日期:2022-2-2)

阿斯利康医学信息及医学教育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和参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