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期美国杜兰大学学者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涛研究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涛教授等合作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ACC)上的研究,综合多个睡眠行为,评估了其与心律失常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共纳入英国生物样本库中的40余万例参与者。根据作息类型、晚间睡眠时长、是否失眠、是否打鼾以及白天是否嗜睡五项,来计算参与者的健康睡眠综合评分,随后将其分为0~1、2、3、4、5分五组,分数越高,睡眠行为越好。
其中,健康睡眠评分=5分的参与者,占比为21.4%。
女性、较低BMI、常运动、非久坐、非吸烟、非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参与者,健康睡眠得分往往较高。
在调整了参与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合并疾病等多项相关变量后,经分析得出:
1. 参与者的健康睡眠评分与房颤、缓慢型心率失常呈负相关关系,与室性心律失常无显著关联。
图1 健康睡眠评分与心律失常的剂量-反应关系
2. 参与者每多一个健康睡眠行为,其房颤、缓慢型心率失常的发生风险,分别降低7%、9%。
3. 相比0~1分组参与组,5分组参与者的房颤、缓慢型心律失常风险,分别降低29%、35%。
4. 具体到单一睡眠行为时,睡眠时长7~8小时、不失眠或白天不嗜睡的参与者,房颤、缓慢型心率失常的发生风险,均显著更低。
而五项睡眠行为,与室性心律失常均无显著关联。
5.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类人群中,比如不同年龄层(60岁分界)、男女性、BMI分层(正常体重、超重、肥胖)、饮酒(从不、≤2杯/周、>2杯/周)等,健康睡眠评分与房颤、缓慢型心律失常风险的关系相似。
6. 相比健康睡眠评分低且房颤遗传风险高的参与者,低遗传风险的健康睡眠者,房颤发生风险降低近50%。
总之,健康的睡眠模式与较低的房颤和缓慢型心律失常风险独立相关,并与房颤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
来源:心血管健康联盟信息平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