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GOG胃肠肿瘤MDT继续教育专场举行

2020-06-08作者:壹生妇产学院资讯

6月7日早上9:30第十届CGOG大会继续进行,本场会议主题为“胃肠肿瘤MDT继续教育”。13480人次在线观看了本次会议直播。本次会议分为上下半场,分别介绍了4个典型临床肿瘤病例。上半场的会议主持人是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陆明教授和鲁智豪教授。

微信图片_20200608171954-裁剪.jpg

第一部分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雅坤医师带来一例局部进展期胃癌MDT病例。

一位25岁的男性患者,2018年初诊断胃窦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 cT4bN2Mx,病变累及十二指肠球部 ,伴腹腔淋巴结转移,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不能除外、少量盆腔积液,免疫组化提示Her2阳性。

MDT讨论后建议予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曲妥珠单抗方案转化治疗,治疗6周期后,腹腔淋巴结明显缩小,腹膜后淋巴结及盆腔积液消失,但原发灶仍与胰腺分界不清。

再次MDT讨论建议原发灶放疗同步替吉奥胶囊增敏,放疗后原发灶较前好转,最终行根治性手术及辅助治疗,至今无病生存

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的李红霞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海星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薛丽英教授,烟台毓璜顶医院的曲华君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彭智教授就转化治疗的化疗方案选择、Her2检测的异质性、Her2状态随治疗的变化以及免疫治疗在Her2阳性胃癌中的应用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并针对抗HER2治疗在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放疗在远端胃癌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image.png

第二部分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葛赛医师带来一例晚期胃癌MDT病例。

患者为41岁女性,16年初行胃癌根治术,术后1个月即出现多发淋巴结肿大及双肺结节,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胃癌转移,Her2 3+,但由于经济原因初始治疗未联合曲妥珠单抗,一线治疗进展后二线、三线、四线均参加抗Her2临床研究,且均取得了较长的疾病控制,但随着肿瘤的再次进展,患者尝试曲妥珠单抗联合PD-1单抗治疗后出现双肺弥漫性结节、渗出,经穿刺证实为肿瘤再次进展,NGS检测提示新发c-MET扩增,后予可做替你联合曲妥珠单抗后取得了神奇的疗效。

来自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周易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佳艺教授,晋城大医院的雷俊梅教授,郑大一附院的常志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曹彦硕教授对本病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就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持续抗Her2治疗的价值与意义、Her2状态的动态检测、抗HER2治疗耐药的机制、免疫性肺损伤及肺转移病灶进展的鉴别、NGS检测在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及意见,并一致认可持续抗HER2治疗在部分HER2阳性胃癌患者中的价值及NGS技术在耐药监测中的意义。

image.png

下半场主持人是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晰程教授和周军教授。

第三部分由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刘丹医师带来一例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直肠癌肝转移病例。

MDT讨论制定了整体治疗的策略,经三药方案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疾病部分缓解,后进行了肝转移灶及原发灶的切除,最终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的无瘤生存

来自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姬颖华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的卢宏霞教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巩天晓教授,包头市肿瘤医院金云剑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袁家佳参与了该病例的讨论,就BRAF V600E突变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BRAF V600E突变患者不同预后分析、全身治疗策略、局部处理指证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最后王晰程教授指出:BRAF V600E突变患者的预后并不完全相同,其治疗选择应兼顾肿瘤生物学特征及患者的一般状态; BRAF V600E突变患者局部治疗机会来之不易,相对于常规患者更应该积极对待。

image.png

第四部分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正航医师带来一例多原发肠癌伴肺转移的病例。

患者初诊时即发现乙状结肠占位、回盲部占位、胰尾部占位,均考虑恶性病变,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双肺多发转移,因胰腺占位不能明确原发还是转移,最终选择FOLFOXIRI方案兼顾原发及转移病变,6周期化疗后所有病变均明显好转,但患者出现肠梗阻,好转后接受结肠次全切除术,术后在化疗长期控制的前提下,分别对肺转移灶及胰腺病灶行局部放疗,虽然后期腹膜后淋巴结再次出现疾病进展,再次行淋巴结放疗。

本部分讨论专家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张风宾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杨继岚教授,⽢肃省肿瘤医院的李志虎 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齐长松教授。讨论专家们指出:胰腺癌化疗和肠癌的化疗完全不同,选择可以覆盖两者的一线化疗方案很关键;应针对胰腺癌病灶的特点进行特异性治疗选择;局部治疗获益的可能性应进行具体评估;胰腺局部放疗未来可以根据情况考虑。

image.png

在大会的最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周军教授对整个大会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MDT在胃肠肿瘤诊疗过程中的价值与地位。

image.png

 (供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薛冉、齐长松)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