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乐享呼吸”慢阻肺临床规范化诊疗系列云课堂第二期精彩回顾

2020-03-27作者:CMT快讯资讯
呼吸 慢阻肺

近年来,我国慢阻肺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最新数据显示,大于40岁的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9.9%,是我国人口第三大死亡原因。并且,我国慢阻肺漏诊与误诊率仍然很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乐享呼吸“系列课程特邀请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建初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平教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余清教授,以多方连线形式为载体,通过临床诊疗的充分分享、讨论,引发更多思考,从而加深广大临床医生慢阻肺规范诊疗的理念,助力慢阻肺诊疗水平的提升。

中国慢阻肺疾病诊疗现状

张建初教授提到,当前我国慢阻肺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20岁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有近1亿人受慢阻肺困扰,在≥40岁的成人中慢阻肺患病率十年增长67%。同时,我国慢阻肺患者往往经济负担较重,患者平均每年疾病经济负担超过2万元。但最为严重的却是,慢阻肺知晓率低、治疗不规范,高达97.4%的慢阻肺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且疾病治疗不规范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大多慢阻肺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为此,张建初教授提议,我国应提高肺功能检查率,以提高慢阻肺早诊早治率。同时还应加强诊治规范和疾病教育,提高患者认知和自我管理水平,以减轻患者的负担。

关注中国慢阻肺疾病的治疗管理

高平教授介绍道,我国慢阻肺管理仍严峻挑战,且慢阻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仍有待提高。高平教授表示,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同时兼顾控制症状和减少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而对于风险的控制,预防和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显得尤为重要,糠酸氟替卡松/乌美溴铵/维兰特罗(三联药物方案)单装置是新近获批治疗慢阻肺的方案,相对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三联方案可显著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的风险,同时在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具有优势。与乌美溴铵/维兰特罗方案相比,三联方案还能够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GOLD 2020解读新视角——三联合一装置治疗的临床展望

陈余清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慢阻肺综合管理循环所包括的诊断、初始评估、初始管理、随访评估和方案调整5个部分内容。由于中国慢阻肺患者疾病知晓率低,导致诊断延误的时间长,疾病进展严重,近50%的慢阻肺患者在确诊时属于重度以上,导致很大比例的慢阻肺患者在疾病早期未能得到合适的治疗。那么,慢阻肺的初始药物治疗是否应该重新考虑?相关研究表明,大量慢阻肺患者在发病8年内已开始接受三联药物治疗(即糠酸氟替卡松、乌美溴铵和维兰特罗复方长效三联吸入制剂)。但在慢阻肺患者使用吸入装置时,平均三分之二以上会犯错误,导致药物有效率降低,影响治疗效果。而易纳器(Ellipta)相比其他装置有错误率低、易用性高的优势。

 问答环节,指点迷津

Q1、如何更好地解决慢阻肺知晓率低的问题?

张建初教授:呼吸科医生应积极为患者科普相关知识,同时全科医生也应该积极科普,共同配合,以提高慢阻肺的知晓率。另外,部分慢阻肺患者对长期吃药难以接受,针对这点需要加强用药管理,保证用药疗效。

Q2、有推荐的药物,能够减缓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衰退吗?

高平教授:正常情况下,肺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慢阻肺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相比之下,三联在减缓肺功能下降方面更具优势,可以使患者的肺功能保持缓慢下降的状态,但并不能阻止下降。另外,慢阻肺患者若发生急性加重会对肺功能损害较大,应尽量避免。早诊断、早治疗也是有效的方法。

Q3、结合临床经验,哪些方法能够既治疗慢阻肺,又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陈余清教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另外应从健康教育方面入手,让患者意识到规范合理治疗的重要性。同时要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患者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实行康复计划,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Q4、慢阻肺管理中哪个因素最主要?

张建初教授:早期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同时,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病人依从性也很重要。

Q5、如何选用非药物干预的措施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呢?

高平教授:非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戒烟、接种疫苗、体育锻炼等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慢阻肺的治疗重在预防和保养。

陈余清教授:同意高平教授的观点,同时应呼吁社会重视空气污染问题,降低PM2.5等也会对慢阻肺患者有所帮助。

Q6、对于老年人而言,使用易纳器是否相对容易准确操作?

张建初教授:慢阻肺治疗难点之一就包括药物的使用方法的准确性,而易纳器相对操作简单,错误发生率低,相对老年人而言,更易准确操作,达到治疗效果。

扫码回看更多精彩!

WechatIMG267.jpe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