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LDW 2020 | 庄辉院士:被忽视的丁型肝炎

2020-12-3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2020年9月7~1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共同主办的“202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青年委员会会议”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当今肝脏病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专题报告,全方位展现肝病领域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在9月12日的大会报告环节,北大医学部庄辉院士以《被忽视的型肝炎》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讲座。

庄辉.png

庄辉院士

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流行率和疾病负担

庄辉院士介绍,我国于2016年以后开始报告丁型肝炎(简称丁肝),此前一直未有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9年间,分别报告丁肝病例数441、481、356、352例。

但是,我国1992年进行的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肝表面原(HBsAg)阳性者HDV流行率为1.15%。2008-2019年间,我国每年报告的乙肝病例数从93.4万到122.7万例不等,平均每年100万例左右。按照1.15%来推算,每年至少有1万例HDV感染者。而随着HDV检测试剂灵敏度的提高,HBsAg阳性者HDV流行率也较前有所提高,从近年来发表的文献来看,目前我国HBsAg阳性者HDV流行率为5%~6%左右。

从国外HDV流行情况来看,1996年时,全球只有30万例HDV感染者,但到了2019年,估计全球HDV感染者已达到5000万例;在HBV阳性者中,HDV阳性率为13.2%;从目前全球HBsAg阳性者HDV流行率分布来看,欧洲最高,超过20%,美国为5%~10%,我国为2%~5%。

调查显示,我国HBsAg阳性者抗HDV流行率分布存在地域差异,且年龄和患者临床状况等都与流行率高低相关,例如,年龄较大的乙肝患者抗HDV阳性率较高,暴发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抗HDV阳性率较高,而HBsAg无症状携带者阳性率较低。还有一些特殊人群,例如注射毒品者、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丙型肝炎(HCV)患者等,抗HDV流行率高于同一地区HBsAg阳性一般人群或无症状携带者,可以达到10%以上。


HDV、基因型、病毒复制

庄辉院士谈到,HDV属于HDV科、HDV属。直径36nm,为RNA病毒。对人类致病的病毒中,HDV是基因组最小的病毒。HDV共有8个基因型,1型占优势(89.9%)。不同地区基因型存在差异,北美以1型为主,欧洲主要是1型和2型,亚洲主要为2和4型,拉丁美洲为3型,西非为5型,中非为6~8型。

HDV复制相对较为简单,与HBV一样通过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脱去外膜进入肝细胞核,在肝细胞核内复制,抗原基因从肝细胞核进入内质网并翻译成大小HDAg,其中,S-HDAg能够促进HDV复制,而L-HDAg抑制病毒复制。目前丁肝的药物研发主要是HBV/HDV进入抑制剂、异戊烯化抑制剂和核酸多聚体,前两者已经进入3期临床试验。


HDV感染的诊断和自然史

院士介绍,HDV感染主要包括合并感染(HBV和HDV同时感染)和重叠感染(先感染HBV,转为慢性后再感染HDV),前者血清学表现为HBsAg+、抗HBc IgM+、HDAg+、抗HDVIgM+,后者表现为HBsAg+、抗HBc IgG+、HDAg+、抗HDVIgM+。

在HDV感染的自然史方面,合并感染是急性HBV和HDV感染,其中90%以上感染者会自发康复,5%以上表现为重症肝炎,可能发展为暴发性肝炎或转为慢性,进而发生肝硬化、肝癌。重叠感染为慢性乙肝患者发生急性HDV感染,其中90%转为慢性,进而发生肝硬化、肝癌,仅10%左右可自发康复。


HDV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在患者特征方面,院士介绍,与HBV感染者相比,HDV/HBV合并感染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HBVDNA水平都显著升高,提示合并感染临床症状更重;此外,合并感染者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显著升高。

在治疗方面,对于无肝硬化的HDV感染者,如果HBVDNA<2000 IU/ml,可单独应用干扰素(IFN)治疗;如果HBVDNA>2000 IU/ml,则需要用IFN+核苷类似物(NA)治疗;对于有肝硬化的HDV感染者,无论HBVDNA如何,都需要应用IFN+NA治疗。

关于HDV治疗药物,目前有4种新药在研发中,包括进入(NTCP)抑制剂(mycludexB)、法呢酰基转移酶抑制剂(lonafarnib)、干扰素(pegIFN -λ)和核酸多聚体(REP化合物系列),前两种药物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后两种药物也已进入2期临床试验。

小结

最后,院士总结道,丁肝的疾病负担长期被低估,对于丁肝的危害不可忽视。HDV为RNA病毒,有8个基因型,我国主要为2型和4型。HDV可与HBV联合或重叠感染,HDV/HBV 合并感染较HBV单独感染更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抗HDV药物研发有新进展,2种药物进入3期临床试验,2种进入2期临床试验。

(中国医学论坛报综合整理,转载需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