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十二指肠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约有一半的人感染了此菌,感染者约有70%的人没有明显症状,100%会发生活动性胃炎,10%-20%的人会发生消化性溃疡,1%-2%最终会发展为胃癌或者胃黏膜相关淋巴瘤。
因此,成年人一旦发生感染,只要没有抗衡因素,一般都建议根除,推荐服用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但临床上却仍然有许多人根除失败。
四联疗法都治不好,2种药物能治好吗?
四联疗法副作用大、依从性差、耐药率高、根除率下滑
目前全球多个指南,以及我国第5次共识,都推荐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两种抗生素+铋剂+PPI)为成年感染者的一线方案。
但是,由于患者依从性、抗生素耐药、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根除率从原来的80%~95%,下滑到目前的60%~85%左右,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成了当务之急。
二联疗法的根除率>90%
最近,国际权威杂志《幽门螺杆菌》发表了一项研究,采用阿莫西林+PPI的二联疗法,其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效果,优于传统的三联疗法及含铋剂的四联疗法。
这项分析研究纳入了12项随机对照研究(2249例患者),与当前主流临床指南推荐的疗法比较,抑酸剂+阿莫西林的二联疗法,不管是用于初始治疗还是用于补救治疗,二联疗法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根除率达到90.1%;
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二联疗法12.9%,传统方案28%;
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也有更好的治疗依从性;
只有两种药物,疗程也是14天,治疗成本也大大降低。
对于老年/合并基础疾病患者,二联疗法同样有效安全
研究中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9岁,常见合并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肝肾疾病、肿瘤等,所有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91%;
不良反应发生率11%,主要表现为皮疹、腹痛、腹泻,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均可自行缓解,其中多数患者完成了疗程并获得根除成功;
治疗失败患者主要合并的基础疾病有:糖尿病、自身免疫病、肾脏病。
我国医学家2019年的相似研究
2019年3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兰春慧团队,研究了优化二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组方,首次证明与铋剂四联疗法相当,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胃肠病杂志》上。
兰春慧团队以232例幽门螺杆菌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为优化二联疗法,即艾司奥美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两种药物;对照组为四联疗法。
结果表明,两组的根除率没有显著差异,优化二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初治患者中的疗效等同于铋剂四联疗法,且副反应更小,成本更低。
因此,作者建议:对于克拉霉素、甲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高耐药地区尤其适合,可推荐优化二联方案用于一线经验性治疗。
二联疗法的其他相关研究和可行性
阿莫西林+PPI疗法的主要给药思路是:加大剂量和给药频次。
所以定义为“高剂量二联疗法”(HDDT):
阿莫西林≥2.0 g/天,阿莫西林或PPI每日给药3 ~ 4次,
或阿莫西林与PPI同时给药14天。
例如我国学者Yang等使用HDDT方案 :雷贝拉唑10mg, 阿莫西林 750 mg, 每天4次,疗程共14天,根除率为 95.3%。
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时间越长,其抗菌效果越好,通过增加阿莫西林的给药频率,既可以增加阿莫西林与胃黏膜表面接触的时间,还有利于维持血液中阿莫西林的有效药物浓度,从而提高了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的杀菌效果,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2015年,多中心随机试验证实HDDT方案Hp根除率为95.3%,耐受性和安全性优于经验一线或指南推荐的补救治疗的标准方案。
2015年一项大型研究,发现初治患者使用HDDT方案,Hp根除率为95.3%。
因此我认为,HDDT可作为克拉霉素等根除失败的首选补救方案;
也可用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的首次经验性治疗和失败后再治疗;
但是否能作为一线根除方案,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转自:胃肠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