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消化道异物是消化科常见的危急症之一,在儿童中最为常见。《中国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2021)》形成基于证据的推荐意见,以期指导和促进各级各类接诊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医师更规范、更科学地进行儿童消化道异物诊断及治疗,从而全方位地优化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
儿童消化道异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哪些?
推荐意见1:怀疑异物误吞建议进行X线平片检查,但不建议使用钡餐(2C)。X线平片检查阴性后仍高度怀疑异物误吞,或需要进一步明确异物位置以及并发症等情况时,推荐进行CT检查(1B)。在儿童消化道异物及其并发症检查中也可考虑采用超声检查(2B)。
儿童消化道异物内镜手术的适应证有哪些?时机如何选择?
推荐意见2:内镜手术适用于取出消化道内无法自行排出,且未伴随严重并发症的异物,但需根据异物类型、大小以及滞留位置和时间等选择最佳取出时机(GPS)。以下情况建议进行急诊内镜:(1)位于食管内的各类异物引起临床症状、伴随梗阻表现或滞留超过24h;(2)位于胃或十二指肠中的钝性异物引起胃肠道梗阻和损伤表现;(3)位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内的尖锐异物、纽扣电池及多个磁性异物或磁性异物合并金属(注:纽扣电池位于胃内且无症状时建议行择期内镜)(2C)。以下情况建议进行择期内镜:(1)位于食管内异物未引起临床表现或未伴随梗阻;(2)位于胃或十二指肠内的异物引起临床表现,但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3)胃内直径≥2.5cm或长度≥6.0cm的异物、1~2周内未排出的单枚磁性异物或其他异物(GPS)。
儿童消化道异物随诊观察的适应证有哪些?
推荐意见3:对误吞单一小型钝性异物(如磁性异物、小型纽扣电池和硬币)且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儿童,如果异物可以在胃肠内移行,建议进行临床观察和门诊随访(2C)。
儿童消化道异物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有哪些?
推荐意见4:对存在完全梗阻、严重穿孔、形成瘘管以及由此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高危患者,或内镜取出失败及并发症预防失败的患者,推荐尽快进行外科手术(1D)。对于已通过十二指肠的钝性异物,若出现临床症状或在影像学上超过7d无进展,或内镜无法取出,建议进行外科手术(2C)。对于已通过十二指肠的尖锐异物,若出现临床症状或在影像学上超过3d无进展,或内镜无法取出,建议进行外科手术(2C)。对于无法自然排出或出现肠梗阻的毒物包,建议积极行外科手术(2D)。
儿童消化道异物内镜手术常用的技巧有哪些?
推荐意见5:取出异物时,建议异物长轴方向与消化道管腔方向保持一致(GPS)。取较大异物时应谨慎操作,建议边充气、边取出(GPS)。异物到达食管上端后,建议使患者下颌后仰,取出异物(GPS)。进行儿童消化道异物内镜手术时,建议根据异物特点选用适当的器械(GPS)。
儿童消化道异物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的要点有哪些?
推荐意见6:推荐术前全面收集患者病史,包括异物类型、大小、数量、形状及部位,误吞异物时间以及最后进食时间等(1C)。建议术前向患者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告知手术过程、风险及并发症,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GPS)。建议患者择期内镜术前禁食6~8h、禁水至少2h;急诊内镜术前可酌情放宽禁食、水时间(2C)。推荐患者在术前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输血前检查及心电图、胸部X线等常规、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1C)。对于经肛小肠镜或结肠镜取出下消化道异物前进行肠道准备:<2岁的患者建议使用生理盐水灌肠,此外还可考虑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乳果糖;≥2岁的患者建议高剂量分次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C)。
内容节选自《 中国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20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