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大便异常,是结直肠癌前兆?

2022-04-09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作者: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李进医生团队

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和死亡人数都很多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2020年,漫威电影黑豹主演查德维克·博斯曼因结肠癌去世,年仅43岁。结直肠癌已经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二位,患病率居于第一位,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18年,我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超过了52.1万人,死亡病例数约为24.8万人,均已经接近世界同期的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与死亡病例的30%,显示出我国的结直肠癌负担异常沉重。


一、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包含结肠癌和直肠癌,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癌前病变包括结直肠腺瘤、腺瘤病(息肉病伴异型增生)、广基无蒂锯齿状病变(SSL)、传统锯齿状腺瘤(TSA)和炎症性肠病(IBD)相关异型增生等。


85%到90%的散发性结直肠癌遵循着以下癌变途径:

正常结肠黏膜→结肠息肉→结肠腺瘤→结肠上皮内瘤变→结直肠癌


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它又被称为普通型腺瘤,发生在结直肠黏膜上皮,结直肠腺瘤都有异型增生,进展期腺瘤有明确的癌变风险。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结直肠腺瘤的发生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哪些人有可能患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重要的高危因素有高龄、男性、家族史、吸烟、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久坐不动或者高脂低纤维饮食等。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高危人群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或肠癌筛查。

图片

1)年龄和性别: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而显著增高,适龄人群(45岁≤年龄≤75岁)尤其老年男性要提高肠癌筛查的意识。


2) 家族史(遗传因素):一级亲属中若有患结直肠癌的,这样的人群有着更高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直系亲属中有着阳性家族史的结直肠癌患者大约占了20%,而结肠腺癌的发病风险在有着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中也明显增高。


3) 吸烟:吸烟人群的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1.27倍,并且随着烟龄、日吸烟量和累计吸烟量的增多,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也随之增高。


4) 超重或肥胖:肥胖或超重会增加个体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尤其是腹型肥胖人群。


5)糖尿病: 比起非糖尿病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更高。


6) 炎症性肠病(IBD):炎症性肠病是结直肠癌明确的高危因素,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结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患者年死亡人数的2%。


7) 生活及饮食方式:人们大量摄入肉类、脂肪、糖类或甜品的饮食方式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饮酒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三、大便性状异常,是否等于结直肠癌?


如果不是上文提到的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也应提高警惕:


1) 大便习惯改变,例如次数增多、排便困难或者腹泻便秘交替进行;


2) 粪便出现便血,颜色多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通常是血便分离,或其中伴有黏液等。


3) 大便的性状改变,例如排出的大便变细、变形,甚至变成扁形。


4) 持续性的腹部不适、腹胀、隐痛等。



四、如何预防和筛查结直肠癌?


我国绝大部分的结直肠癌都是在癌前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大部分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呈息肉样形态,相对来说易于识别。大部分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进展很缓慢,从正常结肠黏膜发展到结直肠癌的时间可能需要10到15年,甚至需要更久,这就给我们预防和筛查结直肠癌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1.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是筛查、诊断和随访结直肠癌的金标准,通过结肠镜检查和癌前病变切除能够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降低76%到90%,死亡率降低53%。推荐初筛高危人群在45岁之前进行肠镜筛查,并每五到十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


腺瘤性息肉是最主要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想要预防结直肠癌,发现并切除癌前病变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进展期结肠腺瘤和高危结肠腺瘤的患者在切除病变后需要密切进行内镜随访。


2.粪便隐血试验(FOBT)

粪便隐血试验是结直肠癌无创筛查的最重要手段,分为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和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研究表明,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但由于该检查方法容易受药物、食物等多种因素干扰,假阳性率相对来说较高。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的检测结果不容易受药物、食物等因素干扰,更适用于广泛的人群筛查。


3.粪便DNA检测

该检测方法具有无创、不需要限制饮食、不需要特殊设备等多个优点,也可以和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一起进行联合检测,但是粪便DNA检测的价格偏高,这是其应用于人群早期结直肠癌筛查的主要缺点。


4.戒烟

戒烟有利于预防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和戒烟年龄的提前而降低。


5.多进行体育运动

有规律的体育运动能够降低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周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 5 天以上,每次至少30分钟,可以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降低50%。

图片

6.合理饮食

人们应多进食高纤维饮食,例如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有效预防结直肠癌。除此以外,要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限制红肉例如牛羊肉、猪肉及加工类肉类例如腌肉、培根、罐头、火腿肠等加工肉类的摄入。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