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神经根性疾病,全球每年每10万人中有0.81~1.89人受累。吉兰-巴雷综合征通常是一种单相疾病,伴有快速进展性肢体无力。临床严重程度、病程和预后是可变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被证明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使用标准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约20%的患者在6个月后仍然不能行走。20%~30%的患者需要机械通气,3%~7%的患者死亡,许多患者有持续的残余症状,如疲劳和疼痛。在病程早期预后不良的患者可能会从额外的治疗中获益。在严重或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发生之前,在病程早期给予第二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second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ID)可能是有益的,尽管很少有证据支持这种方法。
在目前的实践中,大约四分之一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后,临床症状无改善者,应重新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这种做法可能是基于一个小型无对照的严重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系列的结果和一项2期试验的结果,提示高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比低剂量更有益。另一种观察性研究中大约10%吉兰-巴雷综合征存在波动性症状,发现重复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能是有效的,这似乎看起来对 SID 是有反应的。此外,在给予了标准剂量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患者的血清IgG浓度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IgG升高不明显与不良预后相关,这表明这些患者可能受益于额外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然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昂贵的;此外,当重复用药时,一些不常见严重副作用也可能变得频繁。
2021年4月来自荷兰的Pieter A van Door等在 Lancet Neurology 上公布了SID-GBS试验结果,目的在于评估SID对不良预后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作用。
SID-GBS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了来自荷兰59家医院的年龄≥12岁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在使用标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2 g/kg,分5天)第一天开始纳入研究。在纳入7~9天,只有预后不良的患者(改良 Erasmus 吉兰-巴雷综合征预后评分≥6分)被随机分组为 SID 组(2 g/kg,分5天)和安慰剂组。主要结局指标为纳入4周时吉兰-巴雷综合征残疾评分。
在2010年2月16日至2018年6月5日期间,339名患者中的327名被纳入了评估。112例预后不良。其中,93例预后不良的患者被纳入改良意向治疗分析:49例(53%)接受SID治疗,44例(47%)接受安慰剂治疗。4周时吉兰-巴雷综合征残疾评分改善的校正 cOR 为1.4(95%CI 0.6~3.3;p=0.45)。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SID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更多(前30天,35% vs 16%),包括血栓栓塞事件。干预组有4名患者死亡(随机分组后13-24周)。
最终作者认为,该研究发现第二次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没有为不良预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获益提供证据;此外,还会增加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不能因为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不良,而考虑第二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这个结果表明,对于受吉兰-巴雷综合征严重影响的患者,需要进行其他免疫调节的试验。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作者:杨中华)
转载已获授权,其他账号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