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神秘消失的结肠癌……| 今日病例

2021-06-1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内镜非原创

今天聊一个有趣的病例,术前确诊结肠癌,术后病理却找不到癌细胞。


一位中年男性来做肠镜,主诉为结肠癌术后1年复查。


追问病史,16个月前曾在我们中心行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癌,之后做手术治疗,初诊之后未再行肠镜检查。


微信图片_20210608172509.jpg

▲ 上图为降结肠活检病理



查阅初诊时肠镜检查结果,心生好奇。


原来初诊时发现3处病变,分别为:


升结肠息肉(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可以理解为结肠早期癌);

降结肠结肠癌;

乙状结肠侧向发育型息肉(病理为腺瘤)。


其中,升结肠与乙状结肠的病变可以内镜下切除,降结肠病变需要外科手术切除。


第一个问题,患者只做了降结肠手术,其余两处病变未作处理,还有没有?


微信图片_20210608172512.jpg

▲上图为降结肠病变




微信图片_20210608172514.jpg

▲ 升结肠病变(初诊时)



微信图片_20210608172516.jpg

▲ 乙状结肠病变(初诊时)



行肠镜检查,进镜至降结肠即见吻合口,黏膜光滑。


继续进镜至升结肠,正镜和倒镜仔细观察未见息肉及瘢痕。


退镜至乙状结肠又发现了侧向发育型息肉。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升结肠病变没有了,而乙状结肠病变还在?



微信图片_20210608172519.jpg

▲ 上图为复查时升结肠病变



微信图片_20210608172520.jpg

降结肠吻合口



微信图片_20210608172523.jpg

▲ 乙状结肠病变染色后(复查时)



为解答心中的疑虑,我先查阅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我所在诊室更容易实现)。


是升结肠与降结肠病变同时切除,那将会有两个病理结果。


然而,手术病理只有降结肠一处,


这个病理结果又引出第三个疑问:


为何手术病理未查到癌组织?


微信图片_20210608172527.png

▲ 手术切除标本



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查阅了患者的病历。


原来,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了3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术后又化疗3个周期。


我的理解是:患者的肿瘤对化疗敏感,3周期的化疗不仅让降结肠癌消失,也让升结肠早期癌消失了。


但乙状结肠的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为什么没有消失?


应该是癌组织增殖过快,处于分裂周期中,对化疗药物敏感,而乙状结肠腺瘤增殖慢,处于增殖静止期,对化疗不敏感。


还得出一个附加结果:那就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组织(升结肠)也处于增殖过程中,对化疗也相对敏感。


最后,我们对乙状结肠的病变,进行了内镜黏膜剥离(ESD)切除。




手术、化疗、放疗都是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


但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化疗让结肠癌消失的病例,还是蛮惊讶的,也是令人蛮振奋的!


但如果能更早一些发现,所有病变都可以内镜下切除,这样就可以免除手术及放化疗,创伤更小,花费更少,预后也更好。


早诊早治是更高明的医术!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肠癌及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作者:山东千佛山医院内镜诊疗中心  张秀斌

文章首发自胃肠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