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β内酰胺酶的分类
β内酰胺酶是由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一大类酶。其分类方法有Bush分类法和Ambler分类法,Bush分类法将β内酰胺酶分成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碳青霉烯酶等5大类;Ambler分类法则分为丝氨酸酶(包括A类、C类酶、D类酶)及金属酶(B类酶)。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种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抑制细菌产生的部分β内酰胺酶,其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则能使β内酰胺环免遭水解,保护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临床上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有: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阿维巴坦、雷利巴坦和法硼巴坦等。前三者均含有β-内酰胺环结构,为不可逆竞争性抑制剂,能抑制除碳青霉烯酶外的大部分A类β内酰胺酶,但对绝大多数B、C、D类酶抑制能力弱。阿维巴坦和雷利巴坦属于三乙烯二胺类(DABCOs)的酶抑制剂,不具有β内酰胺酶结构,因此不易被水解,具有更加广谱的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和可逆的抑酶效果,能够抑制包括碳青霉烯酶在内的A类、C类β内酰胺酶。阿维巴坦还对D类酶中的OXA-48具有抑制作用,但是雷利巴坦无法抑制OXA-48。法硼巴坦是属于硼酸复合物的新一代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包括碳青霉烯酶在内的A类、C类β内酰胺酶,但对包括OXA-48在内的D类碳青霉烯酶无抑制作用(表1)。部分酶抑制剂除抑酶作用外,自身具有一定抗菌活性,例如舒巴坦通过与鲍曼不动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1和PBP3的亲和作用发挥抗菌活性。新型二氮杂二环辛烷(DBOs)类酶抑制剂zidebactam、durlobac-tam、nacubactam及ETX0282除了抑制A类C类和D类酶,也能通过与PBP2的结合对部分肠杆菌目细菌产生抗菌作用。这4种酶抑制剂与现有抗菌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头孢吡肟-zidebactam、舒巴坦-durlobactam、美罗培南-nacubactam及头孢泊肟-ETX0282尚处于临床研发中。
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IAI)包括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类型。
单纯性IAI指感染仅局限于腹腔内单个器官,未引发腹膜炎,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或(和)抗菌药物治疗;复杂性IAI指感染突破腹腔内器官,导致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引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重症。治疗以清除病灶联合抗微生物治疗为主,IAI耐药菌感染率增加,尤其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PA(CR-PA)、产ESBLs肠杆菌以及MDR-AB等,应考虑感染发生场所及患儿年龄选择抗菌药物。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建议如下。
对于单纯性IAI:根据细菌学和当地耐药菌监测趋势制定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经验性抗菌治疗应覆盖常见的革兰阴性和厌氧肠道细菌。对于无ESBL相关危险因素者,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作为单药疗法;对于稳定的非危重患儿有ESBL相关危险因素者,建议厄他培南或替加环素治疗,亦可甲硝唑联合用药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对于胆道感染:社区获得性胆道感染建议使用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急性胆囊炎引起严重的生理紊乱,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单剂治疗,或头孢吡肟联合甲硝唑。胆管术后的胆管炎推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多利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单剂疗法,或头孢吡肟与甲硝唑联合使用。
对于复杂IAI:建议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多利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单药或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联合甲硝唑、万古霉素。
本文节选自《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儿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往期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