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BAL(支气管肺泡灌洗)操作前需要进行常规的临床状态评估,排除出血等风险,严格对照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支气管镜常规检查后,且在活检、刷检之前进行BAL。
部位选择:病变局限者选择病变段(特别是新出现的或进展性的浸润性病变的叶段);弥漫性病变者选择右肺中叶或左上叶舌段。
注意:支气管肺泡灌洗时支气管镜顶端要紧密嵌顿于段或者亚段支气管开口,防止大气道分泌物混入或灌洗液外溢;灌洗液一般可从支气管镜操作孔道直接注入,也可先置入导管再从导管注入进行远端肺泡灌洗,可减少灌洗液的反流,且灌洗量可适当增多;也可置入前段带气囊的导管,灌洗时将气囊充气并紧密嵌顿于段或者亚段支气管开口,进行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麻醉:在灌洗的肺段经活检孔注入2%利多卡因1ml~2ml,行灌洗肺段局部麻醉。静脉复合麻醉的患者如仍有强烈的气道反应,同样可注入2%利多卡因1ml~2ml。
注意:麻醉要充分,咳嗽反射必须得到充分抑制,防止因剧烈咳嗽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损伤出血,影响BALF的回收量和检测结果。
注入生理盐水:支气管镜顶端嵌顿在目标支气管段或亚段开口后,经操作孔道快速注入37℃或室温灭菌生理盐水,总量为60ml~120ml,分次注入(每次入20ml~50ml)。
负压吸引:注入生理盐水后,立即用合适的负压(一般推荐低于100mmHg,以吸引时支气管腔不塌陷为宜)吸引获取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回收率≥30%为宜。
BALF收集:用于病原学分析的标本需用无菌容器收集;细胞学分析需选择硅化的塑料容器或玻璃容器以减少细胞的黏附。如考虑为大气道疾病时,建议第1管回吸收液单独处理;非大气道疾病时,可将所有标本混合后分送。
二、标本送检
对于病原体相关检测,用无菌容器收集BALF标本,送检量一般需要10ml~20ml(≧5ml),贴好标本信息标签,应在室温2h内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若延迟送检,可将标本放置于2~8℃保存,并在报告中说明并提示可能对培养结果造成的影响。标本送检及保存条件见下表。
三、临床意义
微生物学涂片检查:BALF中的沉淀物进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及真菌的特殊染色,对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及寄生虫的检出有较大意义。
微生物学培养:在严格无菌操作下采集的BALF进行直接接种培养或取其沉淀物进行培养,对检测细菌及真菌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BALF细菌培养计数 ≥ 104 CFU/ml或防污染BALF ≥ 103 CFU/ml时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灌洗液中GM测定:取5-10ml灌洗液置入无菌容器,4h内送检;对于早期快速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特别是气道曲霉感染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对于某些特殊病原体,如病毒、肺孢子菌及寄生虫等可通过BALF中的抗原或核酸测定进行诊断。
细胞学分类:灌洗液中以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为主时,见于各种细菌或真菌等感染;以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为主时,见于病毒性肺炎、结节病或过敏性肺炎等;以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为主时,见于嗜酸粒细胞浸润症、支气管哮喘或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等。
四、常见问题说明
BALF的预处理:对获取的BALF,特别是含有黏液成分时,是否需要无菌纱布过滤?本共识认为不需要常规过滤,因为在过滤过程中,细胞会黏附于纱布,损失部分细胞及其他成分,如肺孢子菌更多的存在于黏液成分中。过滤过程会使标本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且存在污染的可能性。
第1管回收液的处理:研究结果显示,第1管回收液与后续回吸收的标本中细胞成分有很大差异,有学者建议第1管回吸收的液体单独处理或者舍弃,本共识认为,如果考虑气道疾病,第1管的回收标本需单独处理,而对于大多数疾病,可考虑混合所有的标本进行检测。
BALF的存储与转运:获取BALF标本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完成检测。BALF的GM水平在4℃条件下24小时内保持稳定。血清和BALF的GM水平在零下20℃条件下可以存放11个月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标本在采集后立刻送到实验室检测,可在室温下转运,要求送检时间<4h。如果送检时间超过4h,应在4℃下保存,可以储存24h;超过24h的标本,不适合再送检。
本文首发于宿迁一院呼吸科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