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病例|两肺渗出实变伴发热1例(下)

2022-02-06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呼吸资讯头图.png

↑↑↑

点我一键到达清单列表


今日病例|两肺渗出实变伴发热1例(上)



讨论二:患者体温不降,症状逐渐加重,氧合指数逐渐下降,影像学进展。如何明确病原微生物?选择什么抗生素?如何明确诊断?如何改善氧合?


专家讨论


程璘令教授:

目前该患者诊断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国内外针对SCAP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首位的致病菌还是肺炎链球菌,其他非典型病原体包括军团菌、鹦鹉热衣原体等。其次,导致SCAP的病原体还有病毒,可以考虑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另外,MRSA也是临床可见的引起SCAP的病原体。针对该患者,结合前期抗感染治疗情况分析,可以排除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腺病毒感染可见肺实变病灶,大部分伴有胸腔积液。而该患者影像学以实变为主,但无胸腔积液。病毒感染可以进一步排查。患者前期用药方案基本覆盖了常见病原体,但治疗一段时间后无效,下一步我们可以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同时做BALF和血的NGS检测,如果同时指向同一病原体,那么其致病的可能性就极高。SCAP血流感染的概率可以达到40%~50%。原发的肺念珠菌病较为少见,多继发于血流感染和腹腔感染。如果痰培养中反复出现念珠菌,应考虑如果是多部位的念珠菌定植,其会增加血流感染风险。所以目前我个人认为念珠菌不是致病菌,但要警惕其增加血流感染风险以及增强其他病原体的侵袭性。所以现阶段对于病原体的诊断还是有些困难,下一步需要结合其他的病原检测技术以进一步明确责任病原体。


刘向群教授:

该患者目前在使用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的情况下,病情仍在加重,血沉快,但PCT接近正常,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且无危险因素等情况分析,患者不符合MRSA感染表现。患者氧合下滑,出现Ⅰ型呼吸衰竭,从病原微生物角度分析,目前还没有覆盖的可能是CRE,以及非发酵杆菌中的不动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但从影像学方面分析,不是非常符合,因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实变为主要表现得并不太多,后续也可能出现坏死等表现。但该患者病灶范围扩大,但并无坏死、胸腔积液等表现。有文献显示腺病毒感染初期以实变为主,病变逐渐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血象和CRP高,PCT正常。但该患者始终无胸腔积液,不符合腺病毒感染的表现。一般我们认为痰培养出的念珠菌大多无临床意义,因为咽喉部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该患者初期的影像学表现为多叶多段实变,且范围逐渐扩大,影像学形态并未改变,因此判断其并非出现了新的继发感染,而是尚未找到真正的病原微生物,下一步仍需通过血和BALF的NGS检测积极寻找原因,在此基础上也不能排除非感染性疾病可能。下一步可以使用激素,观察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另外,患者从发病初到现阶段的痰量始终不多,所以也考虑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感染。


邱忠民教授:

经过一段时间抗生素治疗,患者病情加重,呼吸衰竭症状更加明显,影像学进展。从检查结果看,患者血象高,PCT基本正常,痰培养未发现明显的致病菌,病毒检查也无阳性发现,但感染的表现仍在加重。如果从感染性疾病角度出发,我考虑患者是否存在病毒感染,患者血象高可能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了细菌感染。目前仅从痰培养的结果是无法明确病原微生物的,需结合血培养或BALF培养及NGS检测等,以进一步明确有无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可能以及是何种病原微生物。前期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基本覆盖了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以及非典型病原体,所以抗生素的选择可以从病毒和真菌两方面着手。在非感染性疾病方面,考虑与风湿免疫相关的肺部病变、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OP,但需要病理及风湿免疫相关标志物的证实。所以我认为,在排除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如果患者能进行支气管镜肺活检,则会对我们判断病情更有帮助。患者目前低氧血症较为明显,如果原发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则氧合改善就较为困难。在原发病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高流量氧疗和无创机械通气以及气管插管。


下一步思路

  • 9月18日:于CT定位下行经皮肺穿刺。当天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调整为去甲万古霉素0.8 g q12h+头孢哌酮舒巴坦3.0 g q8h。告病危,予以BIPAP辅助通气(S/T模式,氧流量5 L/min,IPAP 9 cmH2O,EPAP 6 cmH2O,R 20次/min)。

  • 9月19日:诱导痰NGS检查回报链球菌属(序列数6081),嗜血杆菌属(序列数530)

  • 9月18日和9月20日血培养鉴定:厌氧菌培养(血)5天未生长;细菌培养(血)5天未生长。


治疗经过


治疗措施

患者BIPAP辅助通气后,EPAP和氧流量调高后,至9月22日,患者SpO2仅为91%(图4)

 

微信图片_20220125170922.jpg

图4  患者辅助通气情况


  • 9月20日:考虑患者居住在一楼,较潮湿,痰培养示白念珠菌生长,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

  • 9月22日:予甲强龙40 mg bid抗炎治疗,奥美拉唑40 mg iv bid护胃治疗。此时治疗方案为:头孢哌酮舒巴坦3.0 g q8h+去甲万古霉素0.8 g q12h+氟康唑0.4 g qd+甲强龙40 mg bid。

  • 9月23日起患者胸闷气急、咳嗽较前有所好转,少量白痰,体温基本正常。当天肺穿刺活检:肺泡腔内成纤维细胞组成的息肉样组织,增厚间质单核细胞浸润。符合OP。

  • 9月25日:痰病理回报见异形细胞。

  • 9月26日:患者症状进一步好转,下床活动后无明显胸闷气急,咳嗽好转,少量白痰。停用氟康唑、去甲万古霉素,予人体白蛋白等支持治疗,继续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

  • 9月27日起甲强龙减量为60 mg qd。


检查结果(9月30日)

  • 血常规:WBC 16.93×109/L,RBC 3.61×1012/L,Hb 107 g/L,NEU% 78.9%,PLT 499×109/L。

  • ESR 9 mm/h,PCT 0.047 ng/ml,CRP 2.95 mg/L。

  • 生化:Na+ 143 mmol/L,K+4.4 mmol/L,Cl- 99 mmol/L,肌酐42.7 μmol/L,尿素氮5.60 mmol/L,尿酸 138.00 μmol/L,总蛋白54.1 g/L,白蛋白29.1 g/L,前白蛋白353.4 mg/L,谷丙转氨酶25.0 U/L,谷草转氨酶10.0 U/L,总胆红素4.80 μmol/L,直接胆红素2.2 μmol/L。

  • 胸部CT:两肺多发炎症,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图5)


微信图片_20220125170946.jpg

图5  患者胸部CT(9月30日)


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各项参数逐渐改善,10月5日,患者SpO2达到99%(图6)

 

微信图片_20220125170948.jpg


图6  治疗后患者辅助通气情况


  • 10月3日:甲强龙改为40 mg/d。

  • 10月7日:SpO2 95%(未吸氧30 min)。

  • 10月8日:停用甲强龙,换用泼尼松20 mg bid口服。


出院时情况

  • 出院诊断:OP,Ⅰ型呼吸衰竭,高血压病。

  • T 36.6℃,P 92次/min,R 22次/min,BP 120/75 mmHg。

  • 神志清楚,气管居中,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肺部听诊:左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双上肺呼吸音较粗。HR 92次/min,律齐,杂音未闻及,腹平软,无压痛与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颈静脉反流征(-),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SpO2 99%(吸氧2 L/min)。

  • 出院1周后泼尼松减量为30 mg qd。


影像学随访

10月23日胸部CT示:实变程度明显减轻,可见轻度磨玻璃样和网格样改变,下肺实变和渗出明显吸收(图7)

 

微信图片_20220125170950.jpg


图7  患者胸部CT(10月23日)


次年3月3日胸部CT示:残留少量病灶(图8)

 

微信图片_20220125170953.jpg


图8  患者胸部CT(次年3月3日)


讨论三:

患者最终考虑是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还是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


专家讨论


程璘令教授:

患者OP的诊断很明确,目前判断是COP还是SOP。从患者的病程分析,我仍然觉得前期存在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并未进行更全面的排查。所以我考虑是否为前期病毒感染继发了OP。我们临床也曾遇到过腺病毒感染快速进展,并继发OP。单纯的COP急性进展的病例,我们临床见到的较少。患者病情较重,影像学进展快,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还可以解释部分病情。SOP我们曾经收治过,早期感染没有控制好,病情恶化,继发了OP。其实SOP中本身就包含了继发于感染,感染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病毒感染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也有学者对COP和SOP的影像学进行了鉴别诊断,他们认为铺路石征在SOP中相对更常见,而分布于外带的支气管周围的实变病灶在COP中可能相对更多。目前仍很难鉴别究竟是COP还是SOP。我个人更倾向于患者早期存在重症感染(如病毒性肺炎)恶化后继发的OP,后期通过激素治疗使病情得以控制。


刘向群教授:

患者最初的影像学就是多叶多段的实变表现,抗生素治疗无效,PCT始终接近正常,血沉快,病原学始终无有力的依据,病理检查提示OP,所以我认为感染在患者发病过程中仅是一部分因素。从影像学表现也可以发现,患者病灶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渐扩大的,具有很强的均质性,无坏死及液化表现。所以感染因素占比相对较小。所以我倾向于是在非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出现COP的可能性更大。患者起病时的多叶多段病变,如果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患者后期的呼吸道症状肯定会更重,氧合会更差,整体的消耗状态肯定会更严重。所以我认为患者还是存在原发的非感染性疾病,前期并未通过有效的激素治疗进行控制,使其病灶持续进展,使用激素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CRP和血沉也恢复正常。所以我的看法是患者早期没有感染,而是机动起病的OP。


邱忠民教授:

我个人倾向于该患者是病毒诱发,而后触发了COP。患者初始病灶偏向于感染表现,使用抗生素后无明显效果,可能是感染触发与出现COP无缝对接。患者经过半年左右的激素治疗,虽然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肺内病灶明显吸收,但仍有残留,上肺仍有磨玻璃样或纤维条索样改变,与SOP相比,病灶吸收不彻底,所以我认为COP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也要考虑AFOP的可能,我们接诊过的AFOP患者,肺内有明显的纤维素样渗出,没有肉芽肿形成。这例患者病理提示肺泡腔内有成纤维细胞组成的息肉样组织,增厚间质单核细胞浸润,诊断AFOP的证据不足。所以我个人倾向于感染诱发,最终病情向COP方向发展。


来源:重症肺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查琼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