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前文回顾↓↓↓
1
胰腺癌早期症状的鉴别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形式多样,不典型,很多症状与上消化道的疾病相似。在门诊经常被当作胃病治疗。因胰腺癌起病隐匿,但也不是没有蛛丝马迹可循。
一、近期出现的不能解释的顽固的腹痛、背痛
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三至四成患者会出现该表现,若病变累及腹腔神经丛则腰背也会随之疼痛,易被当作胃痛或腰肌劳损而自行服药治疗。
需要区分的是,胃病尽管可出现上腹痛,但吃胃药就基本能控制症状。而胰腺癌的腹痛不但服药无效,且呈持续性、基本无明显缓解时间。
二、黄疸不一定是肝胆病
在疾病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如浓茶,粪便呈陶土色。大多是因为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少数是由于胰体尾癌转移至肝内或肝/胆总管淋巴结所致。
三、体重突然明显下降
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著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病质。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欲不振、焦虑、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碍等。体重突然下降,可能是胰腺癌。如果出现上腹闷胀,或持续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镜或肝胆B超都没问题;特别是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体重莫名减轻,就要警惕胰腺癌了。
四、血糖突然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临床上很多胰腺癌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诱因糖尿病史。因此对于年龄超过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糖尿病症状者,均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突发糖尿病而又没有使之发病的因素,如家族史或者肥胖,那么要高度警惕!
五、消化不良不一定是胃病
消化不良是胰腺癌早期的症状之一,如果近期出现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释的消化不良,而胃镜检查消化道正常,那么要高度怀疑并排除隐藏的胰腺癌病变。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的约有10%,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纳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
2
胰腺癌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去除一切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自身和环境因素
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是“生活方式癌”。所以预防胰腺癌我们应做到以下五点:
1.要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
2.不吸烟。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胰腺癌风险3倍以上,并且吸得越多患病的概率越大。
3.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情绪,它是一级预防的核心。
4.忌暴饮暴食和酗酒。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也会增加致癌危险。
5.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直径小于2cm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20%~40%,而直径小于1cm的胰腺癌5年生存率更是达到67%,远高于中晚期胰腺癌的3%~5%,由此可见肿瘤三早预防的重要意义。
要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首先,必须重视高危人群的监视,如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曾患慢性胰腺炎者、曾经做过胃大部切除术者、突发糖尿病患者等都应定期体检。
其次,临床上应警惕胰腺癌的报警症状,如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皮肤巩膜发黄,大便颜色变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症状应考虑胰腺病变的可能。
B超和腹部CT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为无损伤且价格便宜,能较早地发现胰腺异常。
三级预防:积极治疗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保存其创造精神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
术中放疗等技术的应用对无法切除胰腺肿瘤病人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作者:漯河市郾城卫校医院消化内科 杜林松
文章首发自胃肠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