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月17日,《胸腔》(Thorax)发表了钟南山团队一项关于干扰素-γ(INF-γ)在难治性慢性咳嗽(CR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咳嗽敏感性影响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CRC患者的INF-γ水平显著升高,并随着吸入IFN-γ浓度的升高,CRC患者的平均咳嗽次数增加。该研究提示INF-γ靶向治疗可能是CRC患者潜在的有效止咳策略。
该研究选取了2017年至2018年广州市呼吸卫生研究所咳嗽门诊就诊的18岁以上成年人,将患者分为CRC组(n=20)和咳嗽变异性哮喘(CVA,n=10)组,并招募了健康对照(HC,n=10)组。该研究分为两部分,A部分是比较CRC组、CVA组及HCS组痰液中INF-γ的水平,B部分是观察INF-γ诱导咳嗽的作用。
结果显示,CRC组和CVA组对辣椒素的咳嗽敏感性增加。CRC组诱导痰中IFN-γ浓度(151.4±94.77 pg/mL)显著高于CVA组(52.05±22.50 pg/mL)和HC组(32.70±33.98 pg/mL)(所有P<0.01)。此外,CRC组白介素-2(35.11±5.41 pg/mL)也高于HC组(12.64±4.17 pg/mL)。CRC组INF-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HC组,且CRC组IFN-γ+CD8+T细胞水平高于CVA组。未发现干扰素-γ水平或干扰素-γ+T淋巴细胞与咳嗽严重程度、敏感度或持续时间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在IFN-γ咳嗽激发试验中,随着吸入IFN-γ浓度的升高,CRC患者的平均咳嗽次数增加。预先吸入IFN-γ(100 µg/mL)可增加CRC患者的辣椒素咳嗽敏感性。
1月11日,《胸》(CHEST)在线发表了中国学者一项关于肺功能预测新发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心脏代谢性多发病(CM)作用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肺功能与个体心血管代谢疾病和CM的不同风险关联。通过肺功能进行量身定制的筛查和监测可能适用于这些疾病的精确预防和控制。
该研究使用了英国生物库的数据,入组了357433例基线时无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个体(第一阶段)和35034例基线时有1种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个体(第二阶段)。通过用力肺活量(FVC)或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测量肺功能。此研究将CM定义为至少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即2型糖尿病病(T2DM)、冠心病(CHD)和卒中。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基线肺功能和事件心脏代谢结果之间纵向关系的比值比(OR)或风险比(H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
结果显示,在第一阶段四个相互排斥的终点中,FVC与新发CM和T2DM的相关性最为显著。与第一四分位数(Q1)相比,FVC 的Q4调整后OR (95% CI)分别为CM的0.525(0.468~0.589)、T2DM的0.534(0.498~0.572)、卒中的0.817 (0.751~0.888)中风及CHD的0.800 (0.764~0.837)。在第二阶段,FVC还与T2DM患者、冠心病患者和卒中患者的CM风险相关。在两个阶段观察到FEV1的结果类似。
1月20日,《欧洲呼吸杂志》(Eur Respir J) 发表了一项关于使用糖皮质激素毒性指数(GTI)评价mepolizumab单抗降低糖皮质激素毒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使用mepolizumab单抗可使重症哮喘患者的口服糖皮质激素量显著较少,但这并能降低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毒性,这种毒性在个体患者水平上差别很大。口服糖皮质激素减量并不是mepolizumab单抗疗效的综合衡量指标。
该研究入组了英国101名连续接受mepolizumab单抗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分别在开始用药(V1)和用药12个月(V2)时记录GTI毒性评估、糖皮质激素累积使用量和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PROM)。
结果显示,V1(中位数为4280 mg/年)和V2(中位数为2450 mg/年)口服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明显减少(P<0.001)。观察到个体毒性的显著改善,但与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减少无关。 GTI平均值±标准差综合改善评分(AIS)为−35.7±57.8,患者个体水平毒性变化幅度较大(−165~+130),70%(71/101)患者毒性降低(AIS<0),3%(3/101)患者无变化(AIS=0),27%(27/101)患者总体毒性增加。62%(101 名中的 62 名)患者的 AIS 最小临床重要差异为 ≤–10,但 AIS 与糖皮质激素减少或 PROM 变化无关。
1月20日,《欧洲呼吸杂志》(Eur Respir J) 在线发表了一项吸烟者类黄酮摄入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饮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对部分降低吸烟相关性COPD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戒烟应该仍然是最优先的重要的事情。
该研究入组了丹麦55413名年龄在50~65岁的无COPD男性和女性。在基线检查是,使用Phenol-Explorer从食物频率问卷中估计习惯性类黄酮摄入量。随访时间为23年,这期间有5557名参与者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结果显示,4013人是现在吸烟者,1062人是既往吸烟者,482人是从不吸烟者。经过多变量调整后,总黄酮摄入量最高的参与者与最低的参与者相比,患COPD的风险降低了20%;观察到每个类黄酮亚类的风险降低了6%~22%。在男性和女性中,总黄酮摄入量均与COPD呈负相关,但仅在现在吸烟者(HR为0.77)和既往吸烟者(HR为0.82)中存在。此外,较高的类黄酮摄入量似乎降低了(但不是抵消)与吸烟强度相关COPD的较高风险。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小璐编译,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