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ADA2024 中国之声
近日,北京医院郭立新教授/潘琦教授团队携6项重磅研究亮相第84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2024)现场。
这些研究均聚焦在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1型糖尿病(T1DM)及2型糖尿病(T2DM)的热点话题,比如大血管并发症以及神经并发症问题。
本报特邀团队王伟好博士,对“在真实世界中起始或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IDegAsp)治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CREATE研究)”进行深度解读,以飨读者!
CREATE 研究简介
CREATE是一项前瞻性、非干预性、开放标签研究,评价在真实世界中起始或转换为IDegAsp治疗中国成人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由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郭立新教授担任首席研究者,带领全国50家研究中心,对多达878例成人T2DM患者,进行了为期20周的持续随访。
研究证实
在中国常规临床实践中,既往接受多种不同治疗方案(包括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基础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以及GLP-1RA±胰岛素)治疗的成人T2DM患者,起始或转换为IDegAsp治疗改善血糖控制且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具体来说,起始或转换为IDegAsp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平均HbA1c,可达1.27%(P<0.0001),既往不同治疗的各亚组HbA1c降幅相似。
起始或转换为IDegAsp治疗后,患者平均FPG显著降低,可达1.61 mmol/L(P<0.0001);且研究结束时非严重低血糖事件(过去20周内)较基线减少(45例 vs. 115例)。
名“壹”解读
📌
创新背后
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大量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需要启动胰岛素治疗的问题,如何去为患者选择胰岛素、减少胰岛素注射次数、剂量、低血糖反应以及改善患者依从性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CREATE作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中国开展的首个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填补了当前中国胰岛素治疗真实世界证据的空白,对于真实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研究结果在第84届ADA年会上正式发布,突显了该真实世界研究的重要科学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CREATE研究的顺利开展和结果的正式发表,充分体现了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多年深耕和深厚积累,也为后续更多研究的开展和课题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精彩,点击图片进入ADA专题
专家介绍
郭立新教授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
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会长;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潘琦教授
北京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技术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老年骨质疏松分会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
王伟好博士
北京医院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科研秘书;
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2021年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2024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生活方式专委会青年委员;
获东城区卫生健康系统第三届优秀医师“抗疫英杰奖”;
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9篇,部分论文发表在DMSCRR,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Obesity,DMRR等高水平杂志上,累计影响因子120+,单篇最高引用70次(高被引),成果被写入美国ADA糖尿病指南。
主持北自然青年等课题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出版著作2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
担任BMC Endocrine Disorders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Aging medicine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客座编辑。
END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将持续报道
❗ 2024 ADA会议亮点研究及解读
👀敬请关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