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4年7月4—6日,第四届全球消化内镜大会(ENDO 2024)在韩国首尔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李鹏教授团队在本次会议上展示出顶尖水准,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了3项口头报告及9项poster展示的机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北京友谊医院团队对研究进行分享,以飨读者。
十二指肠乳头腺瘤是一种潜在的恶性良性肿瘤,主要采用内镜下乳头切除术治疗。内镜下乳头切除术(EP)作为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替代方法,因其创伤小、恢复时间快而受到关注。内镜乳头切除术虽疗效显著,但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这些并发症可分为早期和晚期,包括出血、穿孔、胰腺炎、胆管炎和胰胆管狭窄等。对于这些并发症的处理,通常需要在保守治疗和更具侵入性的内镜干预之间权衡利弊。因此,胰管(PD)和胆总管(CBD)支架置入术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些支架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帮助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然而,胰胆管支架置入术在EP中的应用仍具有争议。
本研究目的是评估EP相关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PD和CBD支架置入对十二指肠乳头状腺瘤治疗的影响。研究者对79例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包括:年龄>18岁;十二指肠乳头状病变的内镜鉴别;导管内受累<20 mm;无淋巴结转移及胰、胆管狭窄;术后活检证实腺瘤。排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患者,及术后短期内进行手术干预者。该队列包括接受内镜乳头切除术且未放置支架的患者,单独放置胰管支架的患者,单独放置胆总管支架的患者,以及同时放置胰胆管支架的患者。根据支架放置情况分为4组:胰管支架组42例,非胰支架组37例,胆管支架组41例,非胆道支架组38例。
研究结果显示,在年龄、性别或病理结果方面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然而,支架组的内镜下病变最大直径明显大于非支架组。在完全切除率和整体切除率方面,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同时,各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分析原因,一方面,支架组患者病变直径较大,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残留疤痕较大,增加出血和炎症的风险;另一方面,支架可能只放置在风险最高的患者身上,而没有放置在风险较低的患者身上。同时,影像学检查及内镜检查随访结果提示,胆管支架组胆总管狭窄发生率明显减少,且支架组在随访期间腺瘤复发率更低。
结论为,在EP患者中放置PD和CBD支架可以潜在地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特别是晚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此外,EP联合胰胆管支架置入术可能与腺瘤复发率降低相关。然而,有限的患者数量和随访时间可能会影响我们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准确性。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大规模、前瞻性、随机研究,以提供更明确的证据,并对于临床诊疗进行指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