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肝转移瘤SBRT应用进展——结直肠癌肝转移

2020-03-26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结直肠癌消化系统肿瘤 SBRT

肝脏是消化系统等恶性肿瘤的好发转移部位。随着放疗新技术,例如调强放疗(IMRT)、影像引导放疗(IGRT)等的应用,肝脏转移瘤的放疗尤其是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了充分保证,从而使SBRT逐渐成为肝转移瘤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将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SBRT治疗进展进行展开。

1、疗效及不良反应

研究一:早在2001年,海德堡大学研究者已经尝试肝转移瘤的SBRT治疗。该I/II期研究纳入37例患者,共计60个肝脏病灶,其中55个为肝脏转移灶(30个来自结直肠癌)。研究者将单次剂量从14 Gy逐渐提高到26 Gy,未发现严重治疗相关毒性。总体而言,18个月的局部控制率(LCR)为67%,其中20~26 Gy照射组的LCR明显更高,为81%。

研究二:2006年,Hoyer等报道了来自丹麦的I/II期临床研究成果,该研究入组64例结直肠转移患者,其中44例为肝转移。入组患者中Dukes C期占70%。这44例肝转移患者,均为不适合手术或者射频消融(RFA)患者,其中21例患者SBRT前已行手术和(或)RFA等局部治疗。处方剂量为45 Gy/3次,5~8天完成。基于病灶的2年LCR为79%,基于患者的2年LCR为64%。

研究三:2013年Scorsetti报道了来自意大利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入组61例肝转移患者,76个病灶,其中29例(47.5%)来自结直肠癌。处方剂量75 Gy/3次/3天,其中14例患者因危及器官剂量限制导致放疗剂量下降(67.5 Gy,6例;60 Gy,4例;52.5 Gy,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该研究2年LCR高达91%,且肿瘤直径>3 cm的肝转移瘤的LCR并不比≤3 cm者差。

研究四:2019年Clerici汇报了来自意大利的回顾性研究数据,该研究纳入202例肝转移瘤患者,共计268个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病灶(104例患者为结直肠来源、23例乳腺来源、13例妇科肿瘤来源)。采用75 Gy/3次放疗,结果显示:1、3、5年LCR分别为92%、84%、84%,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1、3、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9%、27%、15%。在预后分析中,该研究认为,肝脏转移瘤直径是否>3 cm并不影响LCR,这可能与本研究放疗剂量较高有关。肝脏转移瘤SBRT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见表1。

1.png

表1 肝脏转移瘤SBRT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

2、治疗剂量

有研究对结直肠癌来源肝转移瘤的SBRT治疗剂量进行探索。2011年,Chang等推荐肝转移瘤SBRT剂量≥48 Gy/3次。2017年,Joo等报道了不同处方剂量下的LCR,生物等效剂量(BED)≤80 Gy、100~112 Gy、≥132 Gy的2年LCR分别为52%、83%、89%。研究数据显示,高剂量SBRT治疗肝转移瘤的2年LCR通常高于90%。目前认为,结直肠癌来源的肝转移瘤SBRT剂量>100Gy的BED可以达到较满意的LCR。

SBRT是一种有效、安全、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案例简介

分享1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近期治疗的病例

2.png

患者男性,58岁,结肠癌伴肝脏多发转移,经过全身治疗、肝脏RFA后,肝脏S1段仍有肿瘤转移灶(图1 A),癌胚抗原(CEA)持续升高。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放疗科行局部SBRT治疗,给予处方剂量60 Gy/5次(图1 B)。放疗后3个月评效,肿瘤消失(图1 C)。

后肝脏S8段再次新发转移病灶行射频消融后残留(图1 D),于2019年8月我科再次给予局部SBRT治疗,处方剂量60 Gy/10次(图1 E)。放疗后6个月评效,肿瘤强化不明确,未见明显活性(图1 F),复查肿瘤标记物无异常,肝功能无异常。

图1 结直肠癌肝转移SBRT实例

图1A :PET/CT显示肝脏S1段转移病灶(箭头所示);

图1B:定位CT显示肿瘤靶区及剂量覆盖;

图1C:肝脏MRI显示放疗后3个月,肝脏S1段肿瘤消失。

图1D:MRI示肝脏S8段新发转移消融后残留灶(箭头所示);

图1E:定位CT显示放疗射野、靶区及剂量覆盖;

图1F:肝脏MRI显示放疗后3个月,原肝脏S8段肿瘤强化不明确,未见明显活性。


作者 | 王洪智 李丽娟 盛雪晴 朱向高 王维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赵立(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