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最新研究告诉你:乳腺癌为什么更喜欢骨转移?

2021-04-24作者:cmt佳玲资讯
乳腺癌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众所周知,肿瘤远处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乳腺癌而言,大约70%的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而最终导致死亡的往往是其他器官转移。近年来的基因组研究表明,许多其他器官转移大多由骨转移进一步扩散引发。不过,由于缺乏相应的临床前模型,其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2021年4月19日,全球自然科学三大旗舰期刊之一、美国《细胞》(Cell)正刊在线发表多中心的研究报告,发现骨骼微环境可触发癌细胞基因重编程,从而增强癌细胞进一步转移扩散至其他器官的能力。

该研究利用异种共生技术和创新条码系统等方法,通过小鼠模型骨转移实验,证实骨骼微环境可促进乳腺癌细胞进一步转移并形成多器官继发转移。

该促进转移作用由不改变基因序列的表观遗传重编程驱动,可赋予来自骨骼病变扩散癌细胞类似干细胞的不断复制分化能力,并减少转移的器官特异性。

此外,组蛋白赖氨酸氨基端甲基转移酶EZH2活性增强可提高癌细胞的干细胞性和转移能力。相同的发现也适用于单细胞来源的群体,表明其机制与克隆选择不同。


图片

2021年4月19日,美国《细胞》(Cell)旗下《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该研究团队与得克萨斯大学的另一项研究还发现,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成骨细胞微环境可短暂而可逆地提高其表现型可塑性、降低其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导致内分泌治疗耐药。


随着骨骼微转移的进展,雌激素受体减少和内分泌治疗耐药可能在远离成骨细胞微环境的癌细胞中部分恢复,从而在宏转移产生表现型异质性。


该过程与克隆选择无关,而与EZH2引起的表观基因组重编程有关。EZH2可促进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骨骼微转移灶变为基底细胞样和干细胞样状态,而利用EZH2抑制剂可逆转内分泌治疗耐药。

图片

因此,这两项研究揭示了骨骼微环境对乳腺癌转移进化的作用,并阐明了驱动最终多器官转移的表观基因组重编程过程,还发现了乳腺癌骨转移、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复发的新靶点。


图片


对此,普林斯顿大学康毅滨教授、塔夫茨大学夏洛特·库珀瓦瑟教授发表评论:全新条码技术揭示全新转移机制。


SIBCS  平台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