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Q4:对于临床不太常见的胃肠道肿瘤,如何将肿瘤病理学与基因检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1-06-23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问:对于临床不太常见的胃肠道肿瘤,如何将肿瘤病理学与基因检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樊祥山教授


无论是常见的还是罕见的胃肠道肿瘤,基因检测对个体化治疗都极具指导价值。举例来说,对于相对常见的胃肠道间质肿瘤,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在早期推荐进行C-kit和PDGFRA的基因突变检测。


NCCN指南还对检测哪些外显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C-kit检测需要检测9号、11号、13号、17号等外显子,而PDGFRA则主要是检测12号和18号外显子。


然而是否只要有基因变异,就意味着对药物敏感?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有些位点的突变意味着并不是对药物有效而是存在着耐药。病理科尤其是分子病理医生对突变位点进行准确测和识别,并对临床医生进行提示,对患者的治疗将非常有价值。


作为病理医生,我们还需要知道应该何时进行检测以及对检测结果如何进行解读。而越是罕见的瘤种,越是需要充分的诊断依据。此时我们需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方式进行相关驱动基因的检测。

本文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樊祥山教授作答,刘宝瑞教授审校

以下精彩问答在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点击图片观看本场直播回放



微信图片_20210621162344.jpg


获取所有直播链接

免费干货定期分享

享优先解答—

保存图片-微信扫码

微信图片_20210622093557.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