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1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以下简称“2019年版规范”),新闻发布会以“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为契机在上海成功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张宗久局长,医疗与护理处李大川处长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与我国肝癌领域多位专家共同出席了会议。2019年版规范更新距2017年版规范发布仅时隔2年,体现出我国肝癌诊疗领域的快速进展,更加体现出国家对民生健康及需求的高度重视。会议期间,我们特别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从规范更新要点、2017年版规范发布后取得的成效、后续临床研究方向等层面深度解读新版规范。本文整理周俭教授访谈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权威性、先进性、实用性、可行性——新版规范四大原则
诊断方面,2019年版规范新增了基于循环miRNA模型的肝癌检测试剂盒及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强调病理学诊断的规范性,附录中增加了“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报告模板”,以更好地指导制订治疗决策。治疗方面,免疫治疗为原发性肝癌带来革命性变化;靶向治疗中,一线药物仑伐替尼、二线药物瑞戈非尼均被纳入本版规范;同时,附录中罗列了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一些注册研究进展供临床同道参考。2019年版规范增加了对射频消融(RFA)、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等局部治疗手段的推荐强度,包括增加了对TACE联合靶向治疗的推荐。另,采用了一定篇幅介绍联合肝脏分隔及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纳入外科治疗进展中;同时增加了中国特色的中医、针灸等治疗。
仑伐替尼增加有力武器,联合治疗探索前景光明
系统治疗推荐中加入了仑伐替尼一线治疗,从而丰富了一线用药的选择,尤其是规避因患者个体差异发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增加了有力武器。靶向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的循证医学证据也在日渐积累中。仑伐替尼后续应用于新辅助、辅助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ACE或RFA等的研究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索的方向,期待更多更优秀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是肿瘤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期待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相关链接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正式发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主持新闻发布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征教授介绍了新版规范更新内容要点。樊嘉院士全面结合肝癌诊疗领域行业研究进展,介绍了本次时隔两年即更新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张宗久局长结合国家健康战略规划及民生需求,高屋建瓴阐释了规范更新及发布的战略指导意义,同时高度肯定此版规范的先进性、实用性及可行性,强调规范发布后的推广及实施也需紧跟步伐。
媒体问答环节中,出席领导及专家分别围绕国家肝癌诊疗现阶段成果、未来重点工作方向等方面翔实解答。其中,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对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表示肯定和欣慰,尤其是中国研究者作出的重要贡献,例如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REFLECT研究。周俭教授介绍本次规范增加了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体现出严格遵循循证精神的原则。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教授结合临床实践,介绍本版规范的实用性及可行性。
2019年版规范的正式发布揭开了中国肝癌诊疗的新篇章,显示出国家层面对肝癌诊疗的高度重视和加大力度进一步优化诊疗现状的信心与决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