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问:如何根据药敏结果来计算抗菌药物的剂量、给药次数和输入持续时间?
王睿教授:
临床上通常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但是不能根据药敏结果确定某种药物的使用剂量。药物剂量应该根据药品说明书确定使用剂量。但是抗菌药物区别于其他药物,它的使用剂量具有较强的易塑性。根据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PK/PD)的特征,抗菌药物可分为浓度依赖性药物及时间依赖性药物。
浓度依赖性药物是指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药物峰值浓度越高,对致病菌的杀伤力越强,杀伤速度越快。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庆大霉素及阿卡米星,喹诺酮类药物的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等都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这类药物给药时应该保证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减少给药次数,提高峰浓度,从而提高疗效。例如左氧氟沙星可以500mg QD给药,莫西沙星400mg QD给药,这样给药可以使其峰浓度达到最大,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时间依赖性药物是指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即细菌的暴露时间。此类药物的浓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剂量,其抗菌疗效将不再增加。可以将日剂量分为多次给药,例如多数半衰期较短的青霉素、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等;也可以延长滴注时间,例如碳青霉烯类药物,滴注时间可延长为2~3个小时,通过这两种方式延长药物和细菌接触的时间以提高疗效。
抗菌药物要根据PK/PD的特征设计其给药时间及给药次数。对于抗菌药物的剂量范围,如果患者是轻中症感染,可以选择给予一般剂量治疗;如果是重症患者可以提高剂量,或者给予负荷剂量治疗。
指导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药理学科 王睿教授
以下精彩问答在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点击下图,查看既往精彩问答梳理,都是干货哦~
获取所有直播链接
免费干货定期分享
享优先解答——
保存图片-微信扫码
欢迎加入“感”问“感”答交流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