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4年的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肝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其生理功能包括分泌胆汁、参与维生素和激素代谢、合成蛋白质和凝血因子,并能将肠道或血液中的毒性物质代谢成无毒或者低毒的物质,再经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脏器。
2022年全球约有2.54亿人感染乙肝,5000万人感染丙肝,其中半数集中于30~54岁人群,18岁以下儿童也有12%的占比。全球每天有6000多人感染病毒性肝炎,有3500人死于乙肝和丙肝感染。2022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
肝脏疾病已经成为危及人们健康的最普遍疾病之一。
肝炎(学名:Hepatitis)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导致的肝脏炎症反应的统称。引发肝炎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由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此外还包括因自身免疫应答异常造成的自身免疫性肝炎、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炎,以及以肝脏脂肪样变性为特征的脂肪性肝炎等。通常,人们所说的肝炎多指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导致全球死亡人数增长的传染病之一。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因病毒性肝炎而死亡的人数正在增加,每年有130万人因此死亡,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传染性死因。
病毒性肝炎就是由嗜肝病毒引起的,以细胞坏死、变性和炎症反应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肝脏感染性疾病。主要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五种类型。
病毒性肝炎有极强的传染性。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
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一口传播,其病毒大量存在于患者的粪便中。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的水源及食物,容易被粪便污染,健康的人食用带有病毒的水和食物后就有可能被感染。
乙型和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丁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也和乙肝病毒类似,不同点在于丁肝病毒需要借助乙肝病毒才能完成自身复制,因此丁肝病毒只能感染乙肝患者。同时感染乙肝和丁肝的患者,病情通常更为严重。
酒精性肝炎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病。嗜酒者中,约2/3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病。近年来,酒精性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已明显上升,但如能及时寻求治疗并戒酒,大多可恢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除酒精和其他因素所致的,以肝脏脂肪样变性为主要特征的肝脏疾病,现已是西方国家和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脂肪性肝炎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展形式,脂肪性肝炎与持续性的肝细胞损伤相关,并可进展为更严重的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自身免疫性肝炎由机体对肝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应答所致。女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1:4,好发于30~50岁。该类肝炎可重叠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且活动期多伴随有肝外表现,如持续性发热、急性关节炎和多形性红斑等。
药物性肝炎是由各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等诱发的肝损伤。随着新的药物种类逐年增多,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发病率约(1~10)/10万人。临床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的肝损伤,可进展为肝硬化,严重的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不同类型的肝炎症状各异,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表现。此外,肝炎患者还易出现发热、巩膜或皮肤黄染、肝区隐痛、肝掌、蜘蛛痣等。严重的可见腹水、少尿、出血倾向和意识障碍、昏迷等。
除了病毒感染引起肝炎外,其他易导致肝炎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饮酒、吸烟、肥胖、药物过量、胆道梗阻、接触各类毒物、其他感染等等。
1、病毒性肝炎:丙肝、乙肝需抗病毒的治疗,甲肝、戊肝具有自限性,充分休息、饮食清淡,可自愈;
2、脂肪性肝炎:通过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中强度运动,或通过节食治疗即可;
3、酒精性肝炎:戒酒;
4、药物性肝炎:抗生素、他汀类、抗结核药物易引起肝脏损害,停用此类药物,通常可恢复;
5、自身免疫性肝炎: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需用熊去氧胆酸类药物治疗。
大部分肝炎在早期经过及时、积极且彻底的治疗后可有较好的预后。然而,如果肝脏炎症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长期迁延不愈,肝细胞在漫长的病程中反复损伤、修复,就会导致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形成肝硬化。在此阶段,由于肝脏的生理结构已经遭到不可逆的破坏,所以即便经过规范的治疗,也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趋势,而无法逆转肝功能的受损情况,更无法治愈,而且还有可能持续恶化,发展成肝癌。
肝癌因其恶性程度高、缺乏早期表现、易复发、易转移而被称为“癌中之王”。从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的转归过程也被称为“肝脏癌变三部曲”。
慢性肝病患者是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对肝炎患者而言,应当在日常生活提高对肝硬化和癌变的警惕性,定期复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有任何不适需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在阻遏疾病的战线上,需要患者与医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避免病情走到不可挽回的阶段。
1.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与甲肝、戊肝患者共同进食或使用同一个餐具,不要吃鱼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避免感染华支睾吸虫。
2.接种疫苗是预防肝炎病毒感染的最好办法。平时不要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如牙具、剃须刀等),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
3.戒酒。除了酗酒,平时伤肝的不良习惯还有摄入大量脂肪、果糖及精致碳水化合物。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饮食方式。戒掉含糖奶茶、添加了果葡糖浆的饮料、蛋糕、甜点等,增加体育锻炼,可以逆转脂肪肝。
4.不要熬夜,要有足够的睡眠,让肝脏得到充分休息。
来源:中山肿瘤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