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已达到13.5%,接近深度老龄化水平(1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病发病率快速上升,加之高龄共病患者用药方案复杂,潜在不适当用药风险高,导致发病率、住院率、致死率高,对患者及社会都造成严重负担。因此,加强用药安全管理,促进老年慢病患者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有效的慢病管理可以提高慢病的控制率,提高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药师作为慢病管理的主要成员,充分利用自身药学专业优势,积极构建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可在老年慢病患者用药安全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开展从“药学门诊—住院监护—居家药学”的全程化药学监护模式,实现患者从门诊就诊,到住院治疗,到出院随访的“闭环”用药管理。
开设药学门诊,药师在门诊为患者提供用药评估、用药咨询、用药教育、用药方案调整建议等一系列专业化药学服务。药学门诊服务对象主要是诊断明确、对用药有疑问的患者。服务内容包括了解患者信息、评估患者用药情况、提供用药咨询、开展用药教育、提出用药方案调整建议等。
开展住院患者药学监护,患者入院时进行药学评估及医嘱重组;期间和医生一起查房,讨论并优化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对重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实时调整给药方案;患者出院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教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出院后随访。
开展居家药学监护,高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医院资源,构建“药师——社区——患者家庭”一体化的居家药学服务体系。临床药师下社区,与医生开展“医生+药师”的联合门诊。去社区站点,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零距离延伸药学服务。通过建立患者专属药学监护档案,记录患者基本情况、疾病情况、用药情况以及健康评估状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可追踪的药学监护。
慢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消耗大量医疗资源。老年慢病患者对合理用药的有迫切需求,药师应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结合患者需求,开展多种药学监护,提高老年慢病患者用药安全。
来源 中国药师协会 作者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张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