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炎症性肠病患者什么情况需要复诊?

2024-11-08作者:杨子琦资讯

图片


本文作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

周林妍 副主任医师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特点是肠道的持续炎症。这种炎症会导致肠道组织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腹痛、腹泻、便血等,需要长期维持治疗。IB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救治不及时,病情反复发作,容易导致大出血、肠梗阻、癌变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IBD患者来说,规律的随访和密切监测病情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是实现疾病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步骤。规律随访、密切监测病情对炎症性肠病患者是必要的,什么情况以及什么时候应该复诊呢?



01 病情变化时尽快复诊


1)以下情况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请立即就诊:持续便血;腹部剧烈疼痛且不缓解;肚子“鼓包串气”,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持续发热。


2)以下情况可能是病情反复:稀便次数大于每天3次;血便,黏液便;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腹壁瘘;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经尿道/阴道排气排便;发热;体重下降;乏力;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3)以下情况可能是肠外表现:关节疼痛,腰疼;口腔溃疡;皮肤溃烂,结节性红斑;眼睛疼痛不适,视力下降;黄疸,胆石症;血栓栓塞症。


4)以下情况可能是药物副作用:呼吸困难、带状疱疹等。


5)定期的血液和生化检查对于监测IBD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出现以下化验异常应尽快复诊:贫血加重;白细胞或者中性粒细胞明显下降;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


02 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复诊


1)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于疾病活动期患者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快速减轻临床症状,达到症状缓解和黏膜愈合的目的;二是对疾病缓解期患者进行维持缓解治疗,以最低药物剂量维持患者处于临床症状和黏膜炎症的缓解状态,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需要进行复诊,对病情和疗效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2)除了评估疗效,还要评估药物副作用,因此需要对肝脏、肾脏、肺脏以及血液系统等进行检查。


3)药物的诱导缓解期不同,复查时间节点也不同。大部分药物在使用后3个月(或者满14周)进行复诊。但是有些药物起效慢,需要在满20周或者更长的时间点复查。具体复查时间点,请咨询主治医师。


4)有条件的医院建议监测药物浓度和抗体,检查时间点为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病情反复时或者每年复诊时。复诊时间可遵从主治医师医嘱。


药物浓度分为峰浓度和谷浓度。在单次给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增长直到最高,然后下降,最高值称为峰浓度,下次给药前达到最低值称为谷浓度。检测谷浓度在给药前的时间点检测最为合适,提前或者延后太长时间检测,都不是真实的谷浓度。因此,监测药物浓度应注意时间节点的选择。


03 病情平稳时定期复诊


炎症性肠病基本无法根治,需接受长期系统治疗,治疗目标不仅要达到临床缓解(没有症状),还需要更深一层的黏膜愈合(肠镜下没有充血水肿、炎症、增生、糜烂、溃疡及出血等表现)。在疾病平稳时,也要做到定期复诊,通过定期复查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法,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后期恢复至关重要。



建议开始治疗后1个月以及后续治疗中每3个月进行血、尿、便化验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内镜以及影像学(CT、磁共振或者超声)评估。


04 癌变监测


反复病情发作或者病情不能进入缓解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容易发生癌变。起病8年的患者需要复查一次结肠镜,并且根据疾病范围及危险程度,制定下一步结肠镜计划。



治疗炎症性肠病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医生谨慎诊断,认真治疗,密切随访,更需要患者及家属信任医生,积极配合,及时反馈。通过定期复诊,我们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乐观面对,战胜疾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国炎症性肠病诊疗质量控制评估中心.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J].中华消化杂志, 2024, 44(02):73-99.DOI:10.3760/cma.j.cn311367-20240125-00036.


健康寄语
video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炎症性肠病(IBD)团队



图片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