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慧眼识瘤,助力肝癌精准诊疗——肝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2019-12-21作者:Aurora资讯
肝细胞癌影像学

1.png

       在高危人群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根据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即可诊断HCC,从而避免了活检等侵袭性检查带来的并发症风险。HCC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是“快进快出”动态增强模式,即动脉期明显增强,门脉期和/或平衡期肝肿瘤强化低于肝实质(“Washout”)(图1A-F)。

2.png

3.png

       值得注意的是“快进快出”强化方式诊断HCC的前提条件是高危人群,因为其他病变如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亦可有此表现(图2A-D)。

4.png

       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实时无创、费用低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癌影像学筛查方法,但是在肝硬化背景下检出小肝癌存在一定的限制,同时也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荟萃分析[4]显示US在肝硬化患者中检测肝癌病灶的灵敏度为94%,但对<2 cm的病变灵敏度明显降低,仅为63%。US联合血甲胎蛋白(AFP)检查可以提高早期HCC检出的敏感性[5],因此,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指出US+AFP是HCC筛查的首选方法,建议高危患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测。另一项荟萃[6]分析显示与CEUS、增强CT及增强MRI相比, US对于HCC的诊断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很低,而CEUS、增强CT及增强MRI在检测HCC方面的诊断性能相似。

       超声第二代对比剂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perflubutane)为单核吞噬细胞肝特异性超声造影剂,除了可以观察早期动态增强,还具有特异性的Kupffer期,对于肝局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一项前瞻性研究[7]结果显示对于<3 cm的小肿瘤,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在诊断性能方面优于动态增强CT和常规增强MRI。但是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由于声窗有限,在评估整个肝脏尤其HCC的分期方面还不能作为一线检查方法[2]。目前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主要作为CT或MRI不能确诊,或有禁忌症时的线诊断方法

5.png

       动态增强CT与MRI成像是各指南推荐的诊断HCC一线检查方法。多模态MRI尤其是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在诊断HCC,尤其是小于20 mm的HCC方面优于增强CT[8,9]。但CT也有一定的优势: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尤其对于难以配合MRI屏气要求的肝硬化人群,在术前评估如血管三维重建观察血管解剖和血管是否受侵,以及巨大肝癌剩余肝脏体积的测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可以准确评估介入碘油栓塞后碘油沉积的效果。另外,动脉性门脉成像(CTAP)、CT肝动脉成像(CTHA)虽然对小肝癌的检出敏感性很高,但因有创性检查,目前临床上很少应用这些检查方法。

       MRI的优势除了无X线辐射、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血供外,还可以通过多序列包括T2加权像(T2WI),不同的抑脂技术、功能成像扩散加权(DWI)等评估多种组织特性。因此,MRI在评估HCC病灶大小、内部结构、边缘细节方面优于增强CT。特别是特异性对比剂Gd-EOB-DPTA被认为是敏感性最高的诊断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2]

       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静脉注射后约50%会被肝细胞吸收并通过胆道排泄,其在动脉期和门脉期的强化方式与普通钆对比剂增强相似,然后在移行期(延迟3-5分钟)肝细胞开始吸收对比剂,在肝胆特异期(HBP,延迟20分钟)肝实质强化达到峰值。研究发现Gd-EOB-DTPA通过肝细胞肝窦膜表面的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B3也称为OATP8),并通过多耐药蛋白(MRP2)分泌入胆道和MRP3返流入肝窦[10]

       肝细胞吸收Gd-EOB-DTPA在特异期呈明显高信号,而肝内肿瘤细胞不吸收对比剂呈低信号,这一鲜明的对比可提高肿瘤的检出并定性。日本肝癌研究会推荐对于超高危人群(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患者)采用Gd-EOB-DTPA增强MRI进行HCC筛查或至少在初诊时进行一次Gd-EOB-DTPA增强MRI检查[11]

6.png

       目前,所有主流指南/共识均不支持使用PET/CT诊断HCC。PET/CT的主要优势是肿瘤全面的分期和再分期,另外,在抑制肿瘤活性的靶向药物疗效评价以及肿瘤的恶性程度、预后判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常规推荐的HCC影像学检查顺序为:高危患者常规超声筛查,发现异常病灶后,应通过增强CT、MRI或超声造影进一步定性。

7.png

       在慢性肝病患者中,需要对肝硬化相关结节进行鉴别,包括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结节、高度异型增生结节(HGDN)、早期肝癌(eHCC)和进展期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工作中主要的难点在于HGDN和eHCC的鉴别,两者的表现通常不典型,缺乏“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增强MRI和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中优势明显。肝硬化相关结节通常在恶变过程中OATP8的表达下降早于血流改变,但是HGDN和eHCC在Gd-EOB-DTPA增强MRI的HBP均可表现为低信号,因此,需要结合其他序列综合判断。

       联合HBP低信号和动脉期强化对于≤2 cm HCC的诊断优于欧洲肝病学会(EASL)诊断标准(图3A-H)[12],但是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指南提出,使用动脉期强化联合移行期或HBP低信号诊断HCC的前提是,需要通过T2WI等排除血管瘤,后者的移行期和特异期均表现为低信号(图4A-D)[2]

8.png

9.png

10.png

       功能成像DWI的价值也不容忽视,APASL指南明确指出Gd-EOB-DTPA增强MRI联合应用DWI可提高HCC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研究[13]显示应用新标准:HBP低信号,动脉期强化和弥散受限鉴别HGDN和eHCC的准确性优于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的诊断标准。国内的专家共识[14]指出eHCC的重要征象包括:动脉期明显强化,结节中结节,包膜强化,弥散明显受限,T2WI信号由低升高到中等信号,HBP低信号。

       APASL指南[2]指出,对于肝硬化相关结节如Gd-EOB-DTPA增强MRI表现为动脉期不强化的HBP低信号结节,推荐进一步应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二线选择)进行定性。主要原因包括:①Gd-EOB-DTPA增强MRI显示结节动脉期无强化,可能是技术原因所致,如动脉期扫描延迟的时间等,而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可根据Gd-EOB-DTPA增强MRI发现的病灶位置,实时观察所怀疑的结节在整个动脉期的变化,以确认是否为乏血供病变;②在肝硬化相关结节向HCC转变过程中,病灶吸收全氟丁烷微球的下降晚于Gd-EOB-DTPA,因此,尽管诊断早期HCC的敏感性下降,但是Kupffer期低回声诊断HCC的特异性可能高于Gd-EOB-DTPA增强MRI[15]

11.png

       目前根治性治疗HCC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和局部消融等。影像学检查除了诊断和鉴别诊断外,精确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具体数目以及与血管的关系等,对于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于经增强CT或常规增强MRI诊断为典型HCC的患者,拟行根治性治疗前,Gd-EOB-DTPA增强MRI有额外的诊断价值[14]。Gd-EOB-DTPA增强MRI除了有鉴别HGDN与eHCC的优势,其价值还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可发现额外的小病灶,改变治疗方案。Gd-EOB-DTPA增强MRI的HBP联合DWI较增强CT和常规增强MRI能发现更多的小HCC(图5A-D)。Yoo等[16]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经增强CT诊断HCC并制定相应手术方案,再行Gd-EOB-DTPA增强MRI后,41%的HCC患者治疗方案发生了改变。仅表现为HBP低信号而其他序列显示不清的结节亦可能为HGDN,但研究显示这一现象是术后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17]。其次,鉴别一过性高灌注和小肝癌[18],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纤维化导致血流灌注的改变,动脉期易发生一过性的异常灌注,需要与小HCC鉴别。血流灌注的改变因肝细胞表面OATP8的表达并未受到影响,因此,在Gd-EOB-DTPA增强MRI的HBP呈等信号,可与小HCC的HBP低信号鉴别。

12.png

13.png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Gd-EOB-DTPA增强MRI发现的小于10 mm微小肝癌,术中并不一定能发现该病灶,因此,通常按照解剖位置进行切除,或密切随访结节灶待其增大后手术切除。

       术中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有利于小HCC的检出[19],根据术前Gd-EOB-DTPA增强MRI发现病灶的位置,术中使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有望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位置,达到精准手术切除的目标(图6A-H);术中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US另一优势在于特异的Kupffer期延长了检查的时间窗,有利于检查其他肝叶肝段是否有额外的小病灶。

14.png

15.png

16.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