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13%的癌症来自“传染”,中国是重灾区!“夹菜”这种习惯真得改改了……

2020-08-1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感染病癌症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

生活中多数人总是谈癌色变

但你不知道,更可怕的是

癌症会传染!

从定义来看,癌症确实不属于传染性疾病的范畴,也不存在相关传染源、传播途径等概念。

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导致癌症的病因,却是完全可以传染的!

在近期的《柳叶刀·环球健康》(Lancet Global Health)上,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的团队公布了一项新的分析:全球13%的癌症发病、220万人的患癌,都得归因于各种传染性疾病!

导致癌症的元凶们,其实也都是老面孔,在这次分析中,导致癌症数量排名前三的,是幽门螺杆菌、HPV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EB病毒,则是分列第四第五位。

而在全球各大区域当中,东亚是传染性疾病致癌发生率最高的区域,中国又被特别点名,因为中国78万例传染性疾病导致的癌症,占到了全球的近1/3!

而导致中国形势如此严峻的原因就是这两个——

幽门螺杆菌和乙肝病毒

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胃癌,乙肝或引发肝癌,这俩既然都是传染性疾病是致病因素之一,那防范“打击”它们自然就没错了!

image.png

我国胃癌高发跟它相关

一人感染威胁全家

2019年,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晓岗教授曾做客四川名医《名医大讲堂》,他讲到:

幽门螺杆菌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类致癌因子,它是不怕胃酸的、唯一能在人体胃内长期存活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高的国家,胃癌的发病率也高。

而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约为42.06%,意味着近6亿人被感染,3个人中就有1人携带幽门螺杆菌。

感染这种细菌后,可能会有——

口臭

反酸

腹痛

胃炎

胃溃疡等症状

甚至最后发展成为胃癌


幽门螺杆菌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感染后一定会发生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也仅仅是胃癌发病的因素之一,遗传、环境、饮食也是至关重要的。”刘晓岗教授解释。

但并不意味它治不治都没关系!

幽门螺杆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只局限于胃部,还会增加口腔溃疡、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等疾病风险。

研究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癌发病率降低39%;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重度癌前病变人群和老年人也有预防胃癌的作用。

况且,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它还会在家人间传播。只要家庭成员有一个人携带病菌,他用含过了的筷子夹了盘子里的菜再夹给他人,就很有可能发生传染。


小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有个弱点——不耐热,有高温消毒功能的碗柜就可以把它杀死,或者洗碗时放在锅里用开水煮一会儿也行。


高危人群最好做幽门螺杆菌检查


√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去筛查幽门螺杆菌是非常有意义的,若查出是阳性应尽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 但对于经常上腹胀、痛,有胃炎病史的人群,首选的检查并不是幽门螺杆菌,而应该是胃镜。胃镜检查可以避免胃溃疡、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疾病的漏诊。

医生在做内镜检查的同时,也可以在镜下取胃黏膜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image.png

乙肝当之无愧中国第一病

近85%的肝癌都与乙肝病毒有关

有人说,乙肝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病。

很多时候,不做血检,感染者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

image.png

而近85%的肝癌都与乙肝病毒有关!数据显示,乙肝患者患上肝癌的风险比常人高出100~150倍

从某些程度说,乙肝病毒也在一步步把我国推向肝癌的重灾区。

癌往往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遂人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波教授曾在《名医大讲堂》中提到:

一般我们常说肝癌三部曲,也就是——病毒性肝炎(乙、丙肝)→肝硬化→肝癌。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肝癌都会照此发展,有些患者甚至没有经历肝硬化这一步,就直接到肝癌了。

为什么肝癌的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好?因为肝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现在可以说80%的患者,发现时都已经是中晚期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那么,对于乙肝——

它到底是如何传播的?

怎样能有效预防?

血液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他还有母婴、血液以及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性接触。

乙肝不会通过共餐传播,因为病毒无法进入口腔、食道和胃肠道的细胞,人体消化道里也缺少病毒生长繁殖所需的物质。

当下,疫苗接种是控制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手段。

在母婴传播方面,婴儿在出生的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并在之后接种其余2针(共三针),可以有效达到母婴阻断。

另外,小康妹儿要提醒,除了及时接种疫苗,若周围有乙肝患者,最好注意这两点:

√ 避免公用生活用品

像甲钳、剃须刀等较为锋利的家庭生活用品,很可能损伤皮肤粘膜而出血,若未进行高温灭菌灭活等消毒,与乙肝患者共用了,也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 使用避孕套

避孕套能有效减少性生活感染。但若任一方在急性肝炎传染期、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期、活动期都不宜过性生活。

总之

一种会在共餐时传播的幽门螺杆菌

不会通过共餐传播的乙肝病毒

两者都是癌症的传染性致病因

还不知怎么应对的

好好再把本文看一遍~

来源: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