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危重症护理杂志》(Journal of Critical Care)是世界重症和危重症护理联盟(WFICC)和复杂急性疾病学会(SCAI)的官方出版物,提供了危重症护理知识的最新报道。本期为大家带来《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神经肌肉阻滞深度与胸壁弹性和呼吸力学无关——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本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治疗科 周语嫣 编译,王振 审核,余荷 副主任医师 总审核
有关ARDS患者呼吸肌有效松弛所需的神经肌肉阻滞深度的数据很少。我们假设完全性神经肌肉阻滞与部分神经肌肉阻滞可以造成不同的呼吸力学改变。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不同神经肌肉阻滞深度下ARDS患者的呼吸力学变化。分别在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状态[面部四个成串刺激评分(TOFC)=0]和中度神经肌肉阻滞状态(TOFC>0)对每个患者进行了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不同神经肌肉阻滞深度下患者的胸壁弹性(ELCW)。
共33例ARDS患者纳入分析。TOFC=0与TOFC>0时的ELCW水平无统计学差异[7 cmH2O/L(5.7-9.5)对 7 cmH20/L(5.3-10.8),p=0.36]。神经肌肉阻滞深度不影响呼气和吸气时的食道压力[TOFC=0时Pesexp=8 cmH2O(5-9.5)对 TOFC>0时Pesexp=7 cmH2O(5-10),p=0.16;TOFC=0时Pesinsp=10 cmH20 对 TOFC>0时Pesinsp=10 cmH2O(8-13),p=0.12]。
ARDS患者呼吸肌的松弛与神经肌肉阻滞水平无关。
表1不同神经肌肉阻滞深度的呼吸力学比较
定量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PLexp:呼气跨肺压。PLinsp,eb:基于弹性的吸气跨肺压。ΔPL:跨肺驱动压。ELCW:胸壁弹性。ELL:肺弹性。ELRS:呼吸系统弹性。CRS:呼吸系统顺应性。Pesexp:呼气食道压。Pesinsp:吸气食道压。Pplat:平台压。ΔP:驱动压。
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治疗ARDS的原理是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消除胸壁肌肉及呼吸肌的活动,以改善胸壁的机械黏弹性,优化通气分布减少肺内分流,并降低跨肺驱动压来减少自主呼吸相关性肺损伤,预防呼气末肺泡塌陷和肺不张。但对于所需的神经肌肉阻滞的深度仍有待探索。
这是一项描述性、探索性的生理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同质的肺内源性ARDS人群中,包括胸壁弹性、吸气及呼气末食道压和吸气及呼气末跨肺压等的呼吸力学指标在与面部TOF评估的不同神经肌肉阻滞深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不能外推患者的预后,也不能外推到ARDS的其他表型或病程阶段,仅提出了完全与部分神经肌肉阻滞是否有呼吸力学方面的益处的问题。
本研究的结果与既往研究相似,但也提出了许多问题,第一,食道压力的个体化监测校准仍可优化,以更好地反映跨肺压;第二,可考虑胸壁弹性以外的其他指标用于评估阻滞效果;第三,虽然两个指南推荐使用TOF评分联合临床评估进行阻滞深度的判断,但两者相关性并不够好,且面部TOF评分并不能完全反映呼吸肌肉阻滞,既往研究显示TOFC=0的患者仍可存在主动呼气,影响结果的评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治疗科,呼吸治疗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呼吸治疗系硕士毕业后留院工作,并从事呼吸治疗设备方面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2篇,并参与编写多部呼吸治疗相关书籍。
主管技师,呼吸治疗硕士研究生在读目前就职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治疗科
专业方向:呼吸治疗各项技术包括各类呼吸支持和监测、呼吸康复、气道管理等
学术任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老年呼吸与危重症分会委员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终末期肺病多学科全程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呼吸治疗学组秘书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健康教育与科普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委会呼吸机与呼吸支持学组秘书
科研业绩:参与四川省科技厅课题一项,主持院内课题4项参编专著5部,专家共识一部,发表核心期刊文章5篇,专利6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呼吸治疗科 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重症医学第六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老年医学会重症专委会常务委员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SCI论文20余篇,参编书籍4部
参与多项临床及GCP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三项,作为分中心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研究一项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呼吸与危重症编委会编委、呼吸危重症领域主编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宋立强教授组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