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表1 自发性低颅压的临床表现
表2 改良ICHD-Ⅲ诊断标准
图1 自发性脊脑脊液漏的分型
腹侧CSF漏(1a型)位于脊髓腹侧,通常与骨赘或钙化椎间盘突出有关。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脊髓造影(图A)显示骨赘穿透硬脑膜(箭头)和腹侧硬脑膜外CSF聚集(箭头)。术中照片(图B,硬膜内后视图)显示腹侧硬膜撕裂(箭头),锯齿状边缘的骨赘(星号)穿透硬膜
侧面CSF漏(1b型)通常是由于蛛网膜横跨(billow through)硬膜破口,呈『波涛样』(billow)。CT脊髓造影(图C)显示硬膜外侧面脑脊液聚集(星号)。术中照片(图D)显示了侧面破口的头侧(cranial)和尾侧(caudal)范围(箭头),蛛网膜呈『波涛样』横跨(billowing through)破口处(星号)
单纯脊膜囊(diverticula)伴脑脊液漏(2a型)。这些囊通常起源于神经根鞘(sleeve);一般为多发性脊膜囊,但脑脊液漏通常仅来自其中一个囊。CT脊髓造影(图E)显示囊内的造影剂(箭头)。术中照片(图F)显示了脑膜囊(星号)的范围,该囊从总鞘囊(common thecal sac)中分离(dissected)出来
复杂脊膜囊或硬膜扩张伴脑脊液漏(2b型)可累及任何脊柱节段,但骶骨是最常见的部位。CT脊髓造影(图G)显示骶骨硬膜扩张(星号)和伴随骨质侵蚀(箭头)。术中照片(图H)显示硬膜骨质侵蚀和变得很薄,这可能增加手术修复的复杂程度
脑脊液-静脉瘘(3型)不会引起硬膜外脑脊液聚集,需要特殊成像技术来检测这些瘘。数字减影脊髓造影(图 I,前后视图)显示脑脊液-静脉瘘(长箭头)和明显的引流静脉(短箭头)。术中照片(图J,后视图)显示脊膜囊(星号)、脑脊液-静脉瘘的部位(箭头)和引流静脉(V)
图2 自发性低颅压治疗前后的头 MRI 表现
轴位MRI扫描FLAIR序列(图A)显示双侧硬膜下血肿,经治疗后消失(图B)。自发性颅内低压形成硬膜下血肿的机制是脑下沉导致桥静脉撕裂。脑静脉血栓形成导致静脉性脑梗死(图B,箭头)。治疗前轴位T1加权钆增强MRI扫描(图C,箭头)显示脑膜增厚强化(通常与颅内低血压相关),治疗后消失(图D)
冠状位T1加权钆增强MRI扫描显示上矢状窦扩张(engorgement)(图E,箭头),治疗后缓解(图F,箭头)。矢状位T1加权MRI扫描上可以看到垂体增大(图G,箭头),治疗后消失(图H,箭头)(与基线相比垂体增大,部分空蝶鞍)
矢状位T1加权MRI扫描显示脑下垂(图I);蛛网膜下腔消失,脑桥变平(短箭头),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类似Chiari畸形(长箭头)。治疗后缓解(图J)。冠状位T2加权MRI扫描显示视神经鞘蛛网膜下腔明显缩小(图K)。治疗后恢复正常视神经鞘蛛网膜下腔(图L,箭头)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