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导语
本期分享一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时出现的短暂性颅内循环骤停的病例。意识丧失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常见症状。本病例显示短暂性颅内循环骤停与意识丧失相关,发生时无心脏骤停。本病例编译摘自Neurocrit Care杂志NEURO-IMAGES栏目。
患者50岁,既往有高血压和哮喘病,运动时突发意识丧失,旁人进行了心肺复苏,几分钟后患者恢复意识。
入院时,患者神清,血压高,伴有严重头痛。患者准备行头CT时,再次突发意识丧失,同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5次/分),瞳孔反射正常。
在CT台上插管后,行头CT+CTA检查。在完善CTA期间,收缩压突然升高超过200 mmHg,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再次破裂出血?译者注)。
CTA扫描显示颅内循环骤停在近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水平(图1A),但颅外动脉充盈正常。CT显示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内小血肿,但无颅内动脉瘤。给予患者快速甘露醇静点,10 min后患者瞳孔恢复正常。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在首次CTA后57 min再次行CTA,示颅内循环恢复(图1B),有新发出血迹象(图1B),右侧后交通动脉水平有可疑病变。
在1小时后完善DSA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图2A)。住院期间完善相关检查未发现患者有心脏疾病。
图1 CTA扫描
动脉瘤破裂和颅内循环骤停时(A),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填充模糊(A;绿色箭头),而颅外颞动脉清晰可见(A;白色箭头)。
在恢复颅内循环后(B),大脑前、中和后动脉再次正常充盈(B;绿色箭头)。CTA还显示了新发出血,如扩大的脑内血肿和新发的右侧急性硬膜下血肿(B;白色箭头)。
血管造影后,对动脉瘤进行夹闭手术(图2B)、清除脑内和硬膜下血肿。随后,该患者出现了脑积水,行脑室腹膜分流术治疗。1年后随访,患者恢复工作,生活自理。
至少40%的住院SAH患者在发病时出现过意识障碍,但意识障碍在许多SAH患者中是一过性的。
此外,意识障碍时颅内压的大幅升高可能导致腔内外血栓形成,有助于停止破裂动脉瘤的出血过程。
在本病例中,早期CTA扫描显示颅内循环恢复(图1B)和疑似后交通动脉瘤,成像时很可能已有部分血栓形成。
对动脉瘤性SAH时一过性意识障碍和瞳孔扩大的病因探索已有很长时间,但从未被CTA成像所证实。通常假设是破裂动脉瘤出血引起颅内压快速升高,进而导致瞳孔扩大。当颅内压达到平均动脉压水平时,脑灌注压接近于零,从而发生了颅内循环骤停。
然而,这是首次记录到真正且短暂的脑循环骤停,颅内循环骤停与瞳孔扩大和意识障碍同时发生。意识障碍使SAH后不良结局的风险增加近3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