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指南共识|特殊类型心肌病的抗凝治疗抗凝方案

2022-01-24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临床用药

一些特殊类型心肌病因其特有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具有血栓/栓塞发生的特殊机制。


心房心肌病

2016年,欧洲心律协会(EHRA)、心律学会(HRS)、亚太心律学会(APHRS)以及拉丁美洲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SOLAECE)的工作组制定了专家共识报告定义了心房心肌病。心房心肌病是可能导致临床症状的任何心房结构、收缩、电生理改变的复杂病变的统称。很多疾病(如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和心肌炎)或状态(如衰老或内分泌紊乱)均可导致心房心肌病。心房心肌病并非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诸多临床疾病或损害累及心房所导致的多种心房病理改变。当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电解剖表测成像等检测到心房结构、功能及电生理异常时可诊断为心房心肌病。在心房心肌病患者明确检测到房颤时,应参考房颤患者的抗凝适应证及方案。如何利用心房心肌病识别出不依赖于房颤诊断的血栓风险高危患者、排除无须抗凝的房颤患者、指导消融术后抗凝治疗,是我们将来需要探索的方向。

抗凝方案

(1)心房心肌病合并房颤的患者,CHA2DS2-VASc评分≥2分(男性)或≥3分(女性)者,无禁忌证时建议常规抗凝治疗;评分为1分的男性和2分的女性患者也建议抗凝治疗(适用)。

(2)心房心肌病合并房颤的患者,CHA2DS2-VASc评分可能会低估心房心肌病的血栓风险,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评分系统,应结合患者经食道超声、心脏磁共振成像延迟增强扫描等相关检查综合评估心房心肌病患者的血栓风险(倾向于应用)。

(3)心房心肌病的患者,如无房颤,可使用VKA或NOAC抗凝以降低血栓/栓塞风险(不确定)。若存在口服抗凝药禁忌或出血风险高,可以考虑行左心耳封堵术(倾向于应用)。

(4)目前对心房心肌病患者出血风险的评估研究有限。心房心肌病合并房颤的患者,抗凝治疗前可考虑采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提示高出血风险(倾向于应用)。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

LVNC是一种先天性心肌病,被归为未定型心肌病。病理特征为心室肌小梁异常增多及深陷的小梁隐窝,多累及左心室的心尖部,亦可累及双心室或右心室。21%~38%的LVNC患者合并血栓/栓塞事件,血栓风险增加可能与心肌内隐窝或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相关。

抗凝方案

(1)LVNC合并房颤的患者,在无禁忌证时建议抗凝治疗,具体抗凝方案同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部分(适用)。

(2)LVNC合并心腔血栓的患者,在无禁忌证时建议抗凝治疗,具体抗凝方案同心肌病合并心腔血栓部分(适用)。

(3)LVNC合并EF减低的患者,是否启动抗凝治疗仍存在争议,应谨慎抗凝(倾向于应用)。

(4)阿司匹林对LVNC的血栓预防作用存在争议,应谨慎使用(倾向于应用)。

(5)目前对LVNC患者出血风险的评估研究有限,LVNC合并房颤的患者,抗凝治疗前可考虑采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提示高出血风险(倾向于应用)。

应激性心肌病

应激性心肌病又被称为Takotsubo综合征(TTS)、心碎综合征或心尖球形综合征。TTS是由情感或躯体负荷等原因触发导致短暂性左心室心尖球样扩张,引起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一种可逆性心肌病。临床特征类似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相似,但通常冠状动脉造影狭窄<50%。TTS患者的新发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发生率为4.7%,可能由于神经自主神经失衡、儿茶酚胺增加和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所致。同时TTS伴有严重的左心室功能不全、心尖球样扩张增加了左心室血栓和体循环栓塞的风险,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2%~14%。心室血栓发生率1%~8%,其中17%~33%出现血栓/栓塞事件。

抗凝方案

(1)目前尚无TTS标准抗凝治疗建议。结合超声心动图参数(心尖部球样扩张型)、心电图数据(入院时ST段抬高和持续72h)和实验室数值(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可能有助于TTS患者口服抗凝治疗的管理。如果出现心尖部球样改变和入院时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10 ng/ml),则应考虑口服抗凝治疗,而如果出现心室中部/基底扩张或心尖球样扩张但肌钙蛋白I水平<10 ng/ml,则不应考虑口服抗凝治疗(倾向于应用)。

(2)TTS合并房颤的患者,无禁忌证时建议抗凝治疗,具体抗凝方案同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部分(适用)。

(3)TTS合并EF减低的患者,建议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血栓的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建议早期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出院后应用口服抗凝药,可依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抗凝。建议口服抗凝2~3个月或直至心室功能恢复,可降低TTS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倾向于应用)。

 

围生期心肌病

围生期心肌病(PPCM)是一种发生在无其他可致心力衰竭相关病史的妊娠期女性中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常于妊娠的最后一个月或分娩后的数月内发生,典型表现为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所致的心力衰竭。孕产期的高凝状态显著增加了血栓/栓塞风险。PPCM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6.6%,心室血栓发生率为16%~17%。

抗凝方案

(1)影像学检查有心腔血栓或体循环栓塞(适用),或既往有血栓/栓塞史(适用),使用溴隐亭治疗(适用),左心室射血分数≤35%(倾向于应用),合并房颤的患者皆建议考虑抗凝治疗(适用)。

(2)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不通过胎盘屏障,是妊娠期PPCM患者首选抗凝药物。普通肝素分子量较大,因此,不易进入母乳,婴儿肠道也可将其分解;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患者母乳中药物含量极低,母乳喂养的婴儿血中未检测到抗Xa因子活性。故二者亦皆适合产后PPCM患者抗凝(适用)。

(3)华法林可通过胎盘屏障,且有明显的胎儿致畸作用,可造成胎儿鼻发育不良、肢体缺损等,不建议在妊娠期使用(不适用);使用华法林抗凝患者母乳中药物含量极低,母乳喂养的婴儿血中也未检测到具有活性的华法林成分,因此产后可使用华法林抗凝(适用)。

(4)NOAC在PPCM患者中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较少,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目前不建议NOAC用于PPCM(不适用)。

(5)具有明确抗凝适应证PPCM患者应持续抗凝至心功能恢复正常(适用)

(6)尚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HAS-BLED评分在PPCM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应用。可根据INR或抗Xa因子活性监测预测PPCM患者的出血风险,调整VKA、低分子量肝素或普通肝素用药(倾向于应用)

 

 

来源: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准心血管病分会,心肌病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 心肌病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 1148-1157.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1.12.002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