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抗感染药物是指能用于治疗所有病原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物(含抗结核药)、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包括原虫与蠕虫)等。其中抗细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又并称为抗菌药物。
妊娠期出现感染征象时,应确定感染原因。针对不同的感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确定为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者才可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如不能确定原因,尽可能减少甚至不使用抗感染治疗。避免无指征的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妊娠期间,药物可影响母体内分泌、代谢等,间接影响胚胎及胎儿,也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药物的毒性作用最严重的是影响胚胎分化和发育,导致胎儿畸形和功能障碍。这与用药时的胎龄密切相关。
部分抗感染药物对胚胎有致畸作用,因此在妊娠早期,除非有严重感染或明确指征需要使用抗感染治疗,否则不主张在妊娠早期无指征抗感染治疗。在妊娠中晚期,部分抗感染药物可通过胎盘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在妊娠期进行抗感染治疗,应考虑相应妊娠周数。
部分抗感染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使胎儿致畸或造成其他影响。因此,在抗感染治疗时,应选用对胚胎及胎儿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感染性流产:在妊娠期出现严重感染征象时,应分析感染原因,权衡处理原则。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的同时尽快清除宫内残留物。
若阴道出血不多,可予广谱抗菌药物2~3天,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刮宫。
若阴道出血量大,不建议用刮匙搔刮宫腔,将宫腔残留物夹出即可,予广谱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单一抗感染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应予2种或2种以上抗感染药物联合用药。
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处理宫内残留物。若感染严重或盆腔脓肿形成,应行手术引流,必要时切除子宫。
妊娠晚期出现严重感染时,应权衡感染程度与胎儿情况,必要时在抗感染的同时终止妊娠。其治疗原则同感染性流产的处理。
来源:人卫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