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生儿急性心力衰竭诊治规范

2021-02-15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非原创

新生儿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of newborn)是新生儿期多种病因导致的心肌收缩力减退,心搏出量降低,静脉系统回流受阻,内脏淤血,体内水分滞留的一种临床危重状态。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与其他年龄小儿有所不同,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病因及发病机制】


1.心血管疾病


(1)前负荷增加: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输血、输液过多过快。


(2)后负荷增加: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等。


(3)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肌病、心肌炎等。


(4)严重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


2.非心血管疾病


(1)低氧血症:

肺透明膜病、肺不张、肺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等。


(2)重症感染:

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可影响心肌收缩力。


(3)中枢神经系统:

重度窒息、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4)血液系统:

重度失血性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血症、重症溶血症等。


(5)其他: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等。


【诊断】


1.症状、体征

新生儿左、右心衰不易截然分开,往往表现为全心衰。患儿反应弱,面色苍白,喂养困难,呼吸急、费力,烦躁不安,尿少、水肿,多汗,皮肤发花,心率增快、奔马律、心脏扩大,肺部啰音,肝大等。


2.诊断标准


(1)病史:

凡有使心肌结构完整受损、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疾病,需警惕心衰。


(2)主要表现:

  • 心动过速:安静时心率持续>150~160次/分,心音减弱,或出现奔马律,心脏扩大(X线或超声证实)。

  • 烦躁不安或萎靡,血压可正常或下降,面色发灰,皮肤发花。

  • 呼吸急促>60次/分,浅表,发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

  • 肝脏肿大:肋下>3cm,或短期内进行性肿大,或用洋地黄后缩小。

  • 慢性心衰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吃奶时气促,易疲劳,体重不增。

  • 心衰晚期表现为心动过缓、呼吸减慢或暂停等。

  • 胸部X线示心脏扩大,心胸比例>0.6,肺水肿。


(3)新生儿心衰发展快

有时迅速转入衰竭状态。面色苍白,心率减慢,心音弱,心脏杂音常不能闻及,血压不能维持,同时呼吸衰竭,此时应注意肝脏大小,胸片有无心扩大,肺淤血或水肿等。


(4)新生儿心衰可有以下特点:

  • 常左右心同时衰竭。

  • 可合并周围循环衰竭。

  • 严重病例心率和呼吸可不增快。

  • 肝脏肿大以腋前线较明显。


3.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

示心影增大,双肺肺淤血、水肿表现(原发肺部疾病患者则还有原发病肺部表现)。


(2)腹部B超:

示肝大。


(3)心脏彩超:

提示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心脏结构异常等。


(4)其他:

针对原发病检查,如外周血象,血生化,心肌酶、心电图等。


【鉴别诊断】


慢性心力衰竭:起病相对慢,主要表现为食欲差,喂奶时气、易疲乏,体重增长缓慢,可有呛奶、肝大、水肿等。慢性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相对较轻、血流动力学改变较轻、病情进展较缓慢的患儿。


【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原发病及诱因的治疗是解除心衰的重要措施。


2.一般治疗


(1)严密监护生命体征,保持体温,保持适当体位(一般将床头抬高15°~30°)。

(2)供氧:一般心衰均需供氧,但对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转位、主动脉弓离断等供氧应慎重,因血氧增高可促使动脉导管关闭。监测血气,必要时应用人工辅助呼吸。

(3)镇静:减轻心脏负荷,降低氧耗,可给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等。

(4)纠正代谢紊乱:酸中毒、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应及时处理。

(5)限制液量:一般按80~100ml/(kg·d),液体应24小时均匀输入。心脏扩大及水肿明显时可将液量减为60~80ml/(kg·d)。

(6)喂养:应给予鼻饲喂奶,少量多次。


3.洋地黄制剂


地高辛是治疗心衰的常用药,作用可靠,可口服或静注,用量见表1-7-1。口服1小时后血浓度达最高峰,半衰期32.5小时。口服后5~6小时测定血地高辛浓度可反映心肌药物质量浓度,地高辛有效浓度为0.8~2.0ng/ml。


微信截图_20210210135518.png


(1)饱和量法:


首剂先给地化量的1/3~1/2静注,余量分2~3次,各间隔4~8小时给予。末次给药(洋地黄化)后8~12小时开始给维持量。维持量为化量的1/4,分2次,每12小时1次。可根据心衰控制的情况和地高辛血浓度调整用量。


(2)全程维持量法:


适用于轻症或慢性心衰,每天用化量的1/4(即维持量)均分2次,每12小时1次,经5~7天可达饱和量法的效果。


(3)在用地高辛期间严密观察临床效果


监测地高辛血浓度,监测心电图,新生儿地高辛血浓度>4ng/ml可能出现毒性反应。另外还应注意电解质平衡以及患儿的肾功能,在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低镁、高钙、肾功能不良时均易引起洋地黄中毒。


4.儿茶酚胺类药物


(1)多巴胺:


小剂量时:2~5µg/(kg·min),持续静脉输入,主要作用于β受体,有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作用。剂量不宜>10µg/(kg·min),因大剂量多巴胺主要作用于α受体,使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心排出量反而降低,不利于心衰纠正。


(2)多巴酚丁胺:


有较强心脏正性肌力作用,对周围血管作用较弱。用法:5~10µg/(kg·min),静脉输入。


(3)肾上腺素:


用于急性低心排血量型心力衰竭或心搏骤停时应用。用法:0.05~0.1µg/(kg·min),持续静脉输入。心搏骤停时给予1∶10 000肾上腺素每次0.1mg/kg,静注。


(4)异丙肾上腺素:


适用于濒死状态伴心动过缓的心衰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心衰,剂量:0.1~0.2µg/(kg·min),静脉输入。


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1)氨力农:


兼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尤其适用于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多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静脉注射起始0.25~0.75mg/kg,2分钟内显效,10分钟达高峰效应,以后5~10µg/(kg·min),维持输入,监测血压、心率。


(2)米力农:


作用较氨力农强10倍,静脉注射首剂0.01~0.05µg/kg,以后0.1~1.0µg/(kg·min),静脉维持,适用于重度心衰患儿,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忌用。


6.血管扩张剂


主要是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药物种类较多,应用时应分析患儿病因、有效血容量、外周血管阻力、氧合状况、心功能状况等,必要时应与其他血管活性药联合使用。


(1)酚妥拉明:


扩张小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用法:0.5~5µg/(kg·min),静注。


(2)硝普钠:


动、静脉均扩张,对心衰伴周围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者效果明显。用法:1~5µg/(kg·min),静注。


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活性,使小动脉扩张,体循环阻力下降;还可缓解水钠潴留,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对严重心衰疗效显著。用法:开始每次0.1mg/kg,每8~12小时一次口服,逐渐增加至1mg/(kg·d)。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对本药很敏感,可使脑血流和肾血流减少,国外推荐更小剂量,起始每次0.01~0.05mg/kg,每8~12小时一次,以后根据反应及病情调整,监测血压、尿量、肾功能、电解质等。


8.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心室舒缓性与顺应性降低,导致舒张性心力衰竭,如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1)普萘洛尔:口服1~2mg/(kg·d),分3次。

(2)维拉帕米:口服3~6mg/(kg·d),分3次。

(3)硝苯地平:口服1~2mg/(kg·d),分3次。


9.利尿剂


减轻心脏前负荷。


(1)呋塞米:每次1mg/kg,静注,可每8~12小时一次,注意电解质紊乱。

(2)氢氯噻嗪:2~3mg/(kg·d),分2次口服。

(3)螺内酯:保钾利尿剂,可与呋塞米或氢氯噻嗪联用,1~3mg/(kg·d),分2次口服。


【并发症及处理】


1.休克


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强心为主,调整液体复苏量和速度。


2.多脏器功能障碍


注意监测各重要脏器功能状态,予以保护,尤其是脑、肾、凝血功能等,对症处理。


【预防】


主要针对原发病,保护心脏功能。



来源:人儿科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