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父子双双患癌,看医生如何寻踪觅源,解“颈”之危

2024-07-17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父亲颈部“疙瘩”确诊甲状腺癌

专家高度警惕

劝其子女、兄妹务必到院就诊检查!

不就是个甲状腺癌吗?

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吗?

没想到,

19岁儿子也被确诊为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怎么还遗传?”“这还是人们眼中的‘幸福癌’‘懒癌’吗?”小编采访河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副主任张松涛。


01
脖子上的疙瘩竟是“甲皇后”



半年前,41岁的李大哥在洗澡时无意间发现右颈部有花生米样大小的疙瘩。起初他并没在意,谁知仅仅过了半年,这个肿物很快就长到了苹果样大小。


李大哥这才慌了手脚,急忙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后确诊为右颈部恶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并多发颈部淋巴结转移。


经朋友推荐,李大哥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找到甲状腺头颈外科副主任张松涛,而入院后的检查结果,频频传来坏消息,让人崩溃。


1.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标记物降钙素数值“爆表”。降钙素正常参考值为0-9.52pg/ml(皮克每毫升),而李大哥的降钙素数值>2000pg/ml(皮克每毫升),已经超出医院检测数值上限,这也意味着患者体内肿瘤负荷很重,预后较差。


2.PET-CT结果显示,他的髓样癌发生了远处多发转移,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3.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RET基因突变,更为不幸的是胚系突变。胚系突变是指胚胎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而这与遗传因素有关,具有显著遗传性。这也就意味着,老李的直系亲属(兄弟姐妹、子女)有极大概率也患髓样癌。


02
遵医嘱带儿子检查也发现端倪



得知病情较晚无法手术时,老李有了瞒着家人、放弃治疗的念头。“不治了,和老婆离婚,我自己出去打工,多干一天都是赚,不中死工地上,绝不拖累家里……”


看着眼前这位眼里无光、深陷绝望的中年男人,张松涛有些动容,他与老李促膝长谈,耐心解释、充分分析病情及危害。“目前病情不仅危及你个人,基因检测预判直系亲属和子女极有可能存在家庭遗传性,只有及早干预,才能避免下一场不幸的发生!”


一想到自己刚满19岁的儿子也极有可能患病,老李彻底慌了神。不得已,老李向家人坦白了病情,并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儿子来医院进行了检查。


>>小李降钙素值为17.1pg/ml,刚刚超出正常范围;


>>彩超显示甲状腺右叶约5.1毫米×5.6毫米×10.3毫米大小4a级低回声结节,并无特异性异常;


>>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结果显示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不典型病变……


影像、细胞学检测,一项项检查都未明确显示小李有患髓样癌的指证。难道他真的逃过了一劫?


然而,在对穿刺结果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小李与老李的检测结果高度吻合,均显示为典型的RET基因胚系突变。至此,“甲皇后”扰乱李家的事实水落石出。


为阻止疾病进展,张松涛团队为小李进行了甲状腺全切及颈部淋巴组织清扫术,术后病理也证实为髓样癌。



“总说早检查,谁也不会想着给十几岁的孩子做防癌筛查。幸亏遇见了张主任,他抽丝剥茧发现了问题,俺儿才能及时手术,不然最后极可能落得和我一个结果,这太可怕了。”得知病理结果后,老李感慨地说。


目前,老李心底的一块儿石头落地,正在家人的陪伴下,接受靶向药物治疗。面对未来,他依然信心满满,“虽然我的病不乐观,但我得病却把俺儿子救了,值啦!”


03
甲状腺癌并非“幸福癌”


什么是髓样癌?怎么如此凶险?


张松涛介绍,按照最新的甲状腺肿瘤的分类,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


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癌最为常见,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以上,而且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发展慢,老百姓误认为是“幸福癌”、“懒癌”。


但髓样癌是来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仅占所有甲状腺癌的3%左右,由于发病率较低,隐蔽性强,被称为深藏后宫的“甲皇后”,家族聚集倾向明显,转移早、预后差,其致死率占所有甲状腺肿瘤死亡率的13%。


早期的甲状腺髓样癌,5年生存率依然可达95%以上。手术是目前首选且唯一被证明可以治愈甲状腺髓样癌的方法。但患者原发灶侵袭相邻的器官,如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手术难度就会相应增加,复发风险也显著增大。

所以早期诊断、科学评估、规范手术治疗,对改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部分甲状腺髓样癌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有直系亲属患病时,其兄弟姐妹和子女的患病概率较大。


因此,对于这类高危人群,建议及时进行超声检查、癌胚抗原(CEA)、降钙素检查;必要时进行细针穿刺检查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了解基因突变情况。


河南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外科主任秦建武表示,甲状腺癌绝非大众认知中的“幸福癌”,通过老李的家庭案例,希望提高大众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认知与筛查意识,避免漏诊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专家简介



秦建武

甲状腺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甲状腺肿瘤诊疗中心主任,省甲状腺癌规范化诊疗培训基地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甲状腺癌质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甲状腺疾病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甲状腺肿瘤、喉癌、口腔肿瘤、唾液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对复杂、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3部,获省科技成果奖3项,承担省厅级普通科技攻关课题2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创新人才工程课题1项,填补省内空白2项,参与制定国内数十个甲状腺肿瘤诊疗领域专家共识、指南的编写和审稿。


张松涛

甲状腺头颈外科

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委会委员,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分会常务委员。近年来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数据库收录4篇;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医学新技术引进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手术视频获得2018年中国甲状腺手术视频大赛总决赛金奖。主要从事头颈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尤其擅长甲状腺及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