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一种主要由IgE介导的,临床表现为速发、危及生命、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超敏反应,多伴有皮肤黏膜系统表现,少数可仅表现为单一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症状、体征,如严重的上气道梗阻、气道痉挛及低血压等,过敏性休克为危重症表现。肌注肾上腺素为一线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终身患病率为0.05%~2.00%。约1/4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在<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
严重过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的全身反应,分为致敏阶段和效应阶段,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致敏阶段:变应原诱导特异性IgE产生是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变应原进入机体后,激活特异性Th2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4、IL-5等细胞因子,诱导特异性B淋巴细胞发生IgE类别转换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亲细胞IgE抗体,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高亲和力IgE Fc受体(FcεRⅠ)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效应阶段:处于致敏状态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变应原与致敏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使多个FcεRⅠ交联形成复合物,胞膜变构,活化信号启动,导致效应细胞活化并立即释放预先形成的组胺和类组胺介质,包括5-羟色胺、白三烯、类胰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肝素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如前列腺素D2(PGD2)、白三烯B4(LTB4)、白三烯C4(LTC4)、白三烯E4(LTE4)等。
组胺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重要介质,组胺释放后,作用于靶器官上的组胺受体(H1和H2受体),引起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黏液分泌增多、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效应细胞释放储存介质的同时,还产生EOS定向因子(IL-4、IL-5)、趋化因子CCL3和脂类介质。某些因子,如IL-4、IL-5等与EOS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可刺激EOS表达FcεRⅠ并活化。EOS活化后,其胞质中嗜酸性颗粒脱出,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
其中一类是具有毒性作用的颗粒蛋白和酶类物质,主要包括EOS阳离子蛋白、主要碱性蛋白、EOS衍生的神经毒素和EOS过氧化物酶、EOS胶原酶等;另一类介质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介质类似。共同加重过敏反应进程。
另外EOS还能释放组胺酶和芳基硫酸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和白三烯(LTs),对炎性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EOS对严重过敏反应既有正向作用,亦有负向调节作用,因人而异。
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如迟发反应和双相反应。实验室检查发现,少数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sIgE)含量极低,甚至检测不到,提示抑或与非IgE介导及多种过敏反应重叠发生有关。有证据表明补体系统、C3a、C4a、C5a和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研究。
双相反应原因较为复杂,除可能与过敏原延迟吸收、血小板活化因子延迟释放及肥大细胞过度活化有关外。EOS至关重要,一方面与EOS的毒性颗粒起效相对缓慢、半衰期较长,另一方面其对严重过敏反应的负调节机制可能被抑制有关。同时不除外2种以上类型的过敏反应交织等因素。
迟发反应可能与肥大细胞受体抗体或CD4+Th2细胞直接介导EOS的超敏反应有关。
来源:向莉,万伟琳,曲政海,等.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6):410-416.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203-0015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