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程丝 胥芹 许喆 石延枫 刘阳 李子孝 孟霞 李昊 王拥军
探讨中国人群中首发和复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卒中结局差异。
本研究基于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Ⅲ(thethirdChinanationalstrokeregistry,CNSR-Ⅲ),连续纳入2015年8月-2018年3月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收集人口学信息、血管危险因素、既往用药史及病因分型系统(causativeclassificationsystem,CCS)等临床资料,记录随访3个月和1年时卒中结局。卒中结局包括卒中复发(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联合血管事件(卒中、心肌梗死及血管性死亡事件)、脑血管病源性死亡及不良功能结局(mRS>2分)。依据患者既往是否有卒中病史分为有卒中病史组和无卒中病史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卒中结局差异,并分析卒中病史与卒中结局间的关系。
最终纳入15166例患者,平均年龄62.2±11.3岁,其中女性4802例(31.7%);有卒中病史患者3355例,无卒中病史患者11811例。有卒中病史组患者年龄,冠心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心房颤动比例,既往用药史比例、入院NIHSS评分、住院期间降糖和降压治疗比例均高于无卒中病史组,目前吸烟和重度饮酒比例、入院时LDL-C水平及住院期间抗血小板治疗比例低于无卒中病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CS分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卒中病史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性栓塞型卒中比例高于无卒中病史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病史是随访3个月不良功能结局(校正OR1.25,95%CI1.09~1.44,P=0.002),随访1年卒中复发(校正HR1.44,95%CI1.25~1.67,P<0.001)、联合血管事件(校正HR1.43,95%CI1.24~1.64,P<0.001)、脑血管病源性死亡(校正HR1.42,95%CI1.12~1.80,P=0.004)、不良功能结局(校正OR1.63,95%CI1.42~1.88,P<0.001)的危险因素。
有无卒中病史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局差异较大,尽管患者进行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卒中病史仍然是患者1年卒中复发、联合血管事件、脑血管病源性死亡及不良功能结局的危险因素。
基于中国万人以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有无卒中病史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局差异较大,尽管患者进行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卒中病史仍然是1年随访卒中复发、联合血管事件、脑血管病源性死亡及不良功能结局的危险因素,提示此类患者需要更积极的临床治疗和管理。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2021, 16 (12): 1242-1247
查看更多